宜春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7-05-12 宜春市统计局
 
表42016年各类学校招生、在校生和毕业生人数
 
单位:人
 
指标
 
招生数
 
在校生数
 
毕业生数
 
研究生
 
26
 
67
 
26
 
普通高校
 
13541
 
43200
 
13206
 
成人高校
 
692
 
2586
 
1300
 
中等职业学校
 
8772
 
23814
 
8959
 
普通高中
 
39645
 
112451
 
32843
 
普通初中
 
76268
 
215469
 
67320
 
普通小学
 
85777
 
497495
 
75737
 
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8179人,其中35268人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全年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总数达到36个;争取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47项,争取科技经费达1.01亿元;通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和重点新产品37项,通过登记的省级科技成果136项;受理技术合同登记29项,合同成交金额4.31亿元;专利申请4944件、授权3033件。
 
十、文化体育和卫生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文化馆10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1个。年末广播电台10座,电视台10座。有线广播电视用户90.97万户,数字电视用户84.61万户。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15%;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8.38%。率先在全省完成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宜春采茶戏《南田印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成功举办全国农耕健身大赛和市第五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年末拥有各类医院40所,街道、农村卫生院180所。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3895张,其中医院病床13297张。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23057人,其中执业医生和助理执业医生7971人,注册护士9890人。专科疾病机构12所,人员411人,妇幼保健机构11所,人员1120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1所,人员479人,卫生监督机构11所,人员196人。宜春获批国家健康城市首批试点城市。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65.6万人,参保率巩固在95%以上;新农合参合人数433.6万人,参合率达到98.3%。
 
十一、人口就业、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调查,全市年末常住人口553.2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0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7.39万人,出生率13.39‰;死亡人口3.37万人,死亡率6.10‰;自然增长率7.29‰,比上年提高了0.27个千分点。另据公安部门统计,年末户籍人口602.0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1万人。
 
表52016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数(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553.25
 
100
 
其中:城镇
 
257.31
 
46.51
 
乡村
 
295.93
 
53.49
 
其中:男性
 
285.54
 
51.61
 
女性
 
267.71
 
48.39
 
其中:0-14岁
 
110.83
 
20.03
 
15-64岁
 
389.02
 
70.32
 
65岁及以上
 
53.40
 
9.65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口5.82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人口8.3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5%、低于4.5%的控制目标。
 
根据住户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452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43元,分别增长8.2%和8.8%。年末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61.1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1.13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6.85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8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030元,增长7.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735元,增长7.7%。
 
全市民生支出达到307.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0.5%。累计发放就业创业贷款17亿元。新改扩建中小学9所、新增学位1.86万个,9个县(市)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全市建成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816个,宜春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成营运。
 
十二、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全年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777.1毫米,较历史平均偏多5.6%,年平均气温18.6℃,较历史平均偏高1.1℃;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6.84%;主要河流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4%。据初步统计,宜春中心城区城市污水、生活垃圾处理率分别达94.61%和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