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3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6.9亿元,增长15.7%。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60家,其中当年认定26家。新组建、认定和备案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15家。安徽力成机械装备有限公司“冷成型系列搓齿机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和池州市秋浦特种水产开发有限公司“秋浦杂交斑鳜育种与应用”2个项目获2016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池州市天方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袁林喜科技团队列入全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全年申请专利4099件,比上年增长30.4%,其中发明专利1887件;授权专利130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05件。技术市场成交项目39个,成交额0.57亿元,比上年增长53.5%。
年末全市共有文化馆6个,公共图书馆5个,公共博物馆4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8项。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62%,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74%。
十一、卫生、体育和社会服务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006个,其中医院2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7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7个,其他卫生机构3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5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0个,村卫生室60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6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个,妇幼保健院(所、站)3个,卫生监督所(中心)6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7213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878人,注册护士2926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床位616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5940张。
成功举办第六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60个,床位数0.81万张,在院0.60万人。各类社区服务机构100个,其中服务中心10个、服务站72个、其他服务机构14个。社会福利院2个,光荣院1个,儿童福利机构2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8亿元。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实有自然保护区6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自然保护区面积54.9千公顷,占国土面积的6.6%,其中国家级36.7千公顷。野生动植物就地保护点2个,保护点面积6.7千公顷。当年人工造林面积3.6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84.2千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881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8.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9.5%,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平均降水量2280.8毫米,平均气温为17.2℃。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80.4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3%,全社会电力消费量57.7亿千瓦时,增长14.3%,其中工业用电量44.4亿千瓦时,增长13.4%。万元GDP能耗下降3.51%。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6个,其中市级1个。全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6天,占79.7%。全市PM10年均浓度为66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0.0%。尧渡河、黄盆河、秋浦河、白洋河、九华河、青通河、长江池州段水质均达到Ⅱ~Ⅲ类,总体水质优。
年末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达1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总量达4050万立方米,集中处理率93.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93.7%。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2.1%。
全年各类安全事故241起,死亡80人。在各类安全事故中,工矿商贸事故12起,死亡12人;道路运输事故138起,死亡人数64人;铁路交通事故1起,死亡1人;水上交通事故1起,死亡2人;生产性火灾事故89起,死亡1人。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国家统计局对三次产业和行业实行相对分离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指工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及房地产开发投资;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业和餐饮业单位。
5.基础设施投资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
6.因“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增值税、营业税与上年不可比,故合并计算。
7.201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进行改革,由于排除了非生产经营领域的事故,事故统计口径发生变化,数据与上年不可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