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7)

2017-05-07 毕节市统计局
 
16654
 
其中:教师数
 
 
7861
 
11458
 
特殊教育
 
 
8
 
9
 
招生
 
 
1411
 
1208
 
在校生
 
 
5370
 
5657
 
毕业生
 
 
499
 
651
 
教职工数
 
 
246
 
296
 
其中:教师数
 
 
220
 
270
 
截止到2016年年底,全市建成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个、高新技术企业7家。建成国家级研发机构1个、产学研创新平台8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市级众创空间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各1个。科技型企业备案119家。
 
全市专利申请651件,比上年增长4.83%。授权专利410件,比上年增长22.39%。有效发明专利突破150件。
 
九、文化、体育和卫生
 
2016年,我市全面启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继续提高。广播电视农村直播卫星用户116.88万户,广播综合覆盖率91.92%,其中农村广播综合覆盖率91.8%。有线数字电视用户34.62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5.05%,其中农村电视综合覆盖率94.98%。2016年实施多彩贵州"广电云"村村通工程,新建通村广电光缆12486公里,实现全市所有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网络。
 
文体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2016年建成乡镇农民体育健身工程6个、村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50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36个、数字图书进农家25个。整合改造完成2115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716个文体小广场,完成10处非遗保护基地(传习所)建设工作。建成百里杜鹃生态体育公园。
 
体育赛事水平不断提升。成功举办毕节市第二届体育运动会,全市11个代表团2800多名运动员参赛。5天的比赛,249人打破92项市纪录,8人达国家一级运动员标准,53人达国家二级运动员标准,1022人达国家三级运动员标准。举办金沙亚洲山地竞速挑战赛、金沙冷水河全国溯溪大赛、夜郎故里·赫章全国高原山地穿越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贵州纳雍全国登山赛、全国“杜鹃花”围棋邀请赛,有力推进“体旅”结合。
 
群众文化蓬勃发展。成功举办乌蒙文化节·第四届文化艺术系列(声乐和舞蹈)大赛,各级文化单位下乡演出450场次,农村电影公益放映41412场。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稳中求新,全年在贵州电视台《贵州新闻联播》栏目的用稿量达297条。
 
文化产业收入稳步增长。举办了藏羌彝走廊·彝族文化产业博览会,参展企业近200家,展销金额达100万元,邀请客商125家,招商签约项目20个。全市广电网络经营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5%;体育彩票销售达2.77亿元,同比增长17.8%;图书销售码洋3.26亿元,实现利润3186万元。
 
2016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81个。其中,医院261个、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中心)259个、妇幼保健院11个。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7681人,比上年增长8.77%,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315人、增长4.22%,注册护士12146人,10412增长16.65%。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农民699.81万人,参合率99.78%,比上年提高0.02个百分点。
 
十、人口与就业
 
根据省统计局人口处反馈,全市2016年末常住人口为664.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7万人。据市卫计委反馈,2016年我市人口出生率为13.3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0‰。
 
2016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2787人,比上年增长3.8%。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741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60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01%。
 
十一、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2016年全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5041元和766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3%和10.4%。
 
表132016年全市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单位:元
 
指标名称
 
绝对数
 
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
 
比上年增长(%)
 
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5041.21
 
-
 
8.3
 
工资性收入
 
13602.83
 
54.3
 
7.3
 
经营净收入
 
5671.84
 
22.7
 
11.3
 
财产净收入
 
1931.69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