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运城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运城调查队
(2017年3月22日)
2016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和持续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市委、市政府主动作为、科学谋划,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以加快建设“三市一中心”为目标,深入实施“三动三新”战略,极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企稳向好,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22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6亿元,增长0.6%;第二产业增加值443.8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576.9亿元,增长6.4%。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1亿元,增长9.3%;批发和零售业98.3亿元,增长1.1%;金融业72.5亿元,增长7.2%;房地产业46.1亿元,增长12.6%。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5%、36.3%和47.2%,与上年同期相比,一产上升0.1个百分点,二产下降1.2个百分点,三产上升1.1个百分点。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3106元,比上年增长3.4%,按2016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479美元。
图12012-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人口:据2016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530.5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0万人。男女性别比为104.36(女性为100)。全年出生人口5.95万人,出生率为11.24‰;死亡人口2.96万人,死亡率为5.59‰;自然增长率为5.6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7.65%,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
表12016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
就业:全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04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65723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3418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893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84%。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3%。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2.4%,非食品烟酒价格上涨0.8%。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5%,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4.4%。
表22012-2016年主要价格指数
财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完成106.1亿元,增长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9.1亿元,增长5.0%。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9亿元,增长2.4%;非税收入完成20.1亿元,增长10.5%。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7.8亿元,增长3.9%。
图22012-2016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
农业产值:初步测算,2016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40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0.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215.6亿元,增长0.7%。其中,农业167.2亿元,增长0.5%;林业2.5亿元,增长9.2%;牧业30.1亿元,增长0.1%;渔业1.2亿元,增长9.4%;农林牧渔服务业14.6亿元,增长2.3%。
农作物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22.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2.6%。粮食种植面积622.1千公顷,下降3.2%。其中,夏粮312.6千公顷,下降4.6%;秋粮309.5千公顷,下降1.7%(玉米279.7千公顷,下降2.3%);棉花种植面积6.6千公顷,下降34.1%;油料种植面积11.9千公顷,增长29.9%;蔬菜种植面积54.5千公顷,增长0.6%;果园面积170.6千公顷,下降0.5%,其中,苹果园面积87.5千公顷,下降2.1%。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32.1亿公斤,比上年增加0.02亿公斤,增长0.1%。其中,小麦15.4亿公斤,减产0.3亿公斤,下降2.1%;秋粮16.7亿公斤,增产0.4亿公斤,增长2.1%。
表3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全年肉类总产量17.7万吨,增长3.5%。其中,猪肉产量12.0万吨,增长3.8%;牛肉产量0.33万吨,增长12.1%;羊肉产量1.0万吨,增长14.2%;禽肉产量4.2万吨,下降0.6%。禽蛋产量26.4万吨,增长3.4%;奶类产量5.0万吨,下降1.6%。水产品产量2.5万吨,增长0.9%。
林业生产:全市当年造林面积13126公顷。其中,荒山荒地造林面积4854公顷。年末全市拥有森林面积44.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8.8%。
农业机械: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398.5万千瓦,比上年下降44.76%。机械耕地面积49.7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52.5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52.3万公顷。全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2.82亿元,同比下降9.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26.3亿元,增长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9%,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图32012-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1.3亿元,下降8.5%;集体企业0.3亿元,下降36.2%;股份制企业209.2亿元,增长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5.2亿元,下降13.9%;其他企业10.3亿元,增长74.6%。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99.5亿元,同比下降4.5%,中型企业61.9亿元,增长3.7%;小型企业62.4亿元,增长13.2%;微型企业2.5亿元,下降8.4%。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支柱行业增加值103.0亿元,比上年下降5.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5.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0.2%,炼焦业下降1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3%,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下降9.5%。新型替代行业增加值107.5亿元,增长2.1%,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6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6%,酒饮料精制茶制造业增长6.9%,纺织业增长7.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2.2%,木材加工业增长10.9%,医药制造业下降9.4%,农副食品加工业下降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