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市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09-16 双鸭山市统计局
2015年,是我市发展极为艰难、任务极为繁重的一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发展信心,主动适应新常态,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最大限度减小经济下行的冲击和影响,在困境中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民生持续改善、各项事业总体平稳的良好发展态势。
 
一、综合
 
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初步核算,我市2015年(快报数据)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3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6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98.7亿元,下降3.6%;第三产业增加值169.0亿元,增长8.8%。三次产业结构为38.2:22.8:39.0,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7.3%、-36.1%和98.8%。
 
物价涨幅低于全省。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低于全省涨幅0.2个百分点。从商品类别看,呈现“五升三降”:食品上涨0.8%(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0%,蛋类价格下降13.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9%,鲜菜价格上涨0.9%)、衣着价格上涨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价格上涨2.6%、烟酒及用品上涨2.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上涨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下降0.4%、居住下降0.3%、交通和通信下降0.1%。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0.6%。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7%。
 
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效果明显。全年实现新增就业23267人,完成年计划的116.3%,失业人员再就业17264人,完成年计划的115.1%,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0%以内,比年计划低0.3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9.4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2.5%;粮食总产量55.59亿斤,同比增长1.7%,产量实现“十二连增”。玉米、大豆、水稻产量分别为44.09、1.38、10.01亿斤,经济作物产量除油料增长外,其他作物都有不同程度减少。详见表1。
 
表12015年经济作物产量一览表
 
指标
 
绝对数(万吨)
 
增幅%
 
烤烟
 
0.31
 
-42.8
 
甜菜
 
0
 
-100
 
瓜果类
 
10.79
 
-22.1
 
蔬菜
 
14.17
 
-38.2
 
油料
 
1.26
 
110.9
 
畜禽生产呈下滑趋势。全年肉、蛋产量分别为10.06万吨、1.47万吨,分别比上年下降31.6%、8.1%、奶产量为1.93万吨,增长59.5%,水产品产量1.22万吨,增长10.9%。猪、牛、羊、家禽存栏量和出栏量全部下降。详见表2。
 
表22015年全市畜牧业存、出栏量一览表
 
指标
 
存栏
 
增幅%
 
出栏
 
增幅%
 
猪(万头)
 
62.69
 
-31.9
 
98.72
 
-27.2
 
牛(万头)
 
9.55
 
-49
 
3.31
 
-77.7
 
羊(万只)
 
36.11
 
-4.1
 
27.75
 
-0.6
 
家禽(万只)
 
409.66
 
-25.9
 
426.85
 
-34.8
 
绿色食品产业平稳发展。年末全市绿色食品种植业认证个数49个,比上年减少9个。绿色食品种植面积133.85万亩,比上年增加9.69万亩。
 
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85.88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9.14万千瓦;农业机械保有量63682台,比上年增加820台;全市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5.35%,比上年增长1.33百分点。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和效益同步下降。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实现增加值57.6亿元,比上年下降6.3%。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7亿元,下降8.1%;重工业实现增加值43.9亿元,下降5.9%。从企业规模看,大中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5.6亿元,下降5.1%;小微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4.4亿元,下降9.5%;小型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7.6亿元,下降5.8%。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9.8亿元,下降23.1%。利润-2.8亿元,增亏1264万元;税金12.5亿元,下降18.3%。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地方工业实现利税9.4亿元,比上年下降34.4%,其中:利润3.8亿元,下降29.1%;税金5.6亿元,下降37.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253.1亿元,下降15.0%。
 
七大主导产业二升五降。全年煤炭、电力、钢铁、粮加工、煤化工、建材、新能源七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49.8亿元,比上年下降6.7%,占规模以上工业的86.4%。其中,煤炭下降6.4%、电力下降9.2%、钢铁增长16.5%、粮加工下降17.2%、煤化工增长1.4%、建材下降18.9%、新能源下降8.0%。部分工业产品产量下降明显。详见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