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32144
6.8
18232
6.9
(二)经营净收入
4893
6.2
7770
9.3
(三)财产净收入
8329
5.4
1280
12.6
(四)转移净收入
10910
13.9
3115
19.6
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38179
7.0
21983
6.9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36.4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55.8辆、空调235.3台、家用电脑115.1台,分别增长6.7%、3.8%和2.8%;农村居民人均现住房建筑面积70.9平方米。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46.5辆、空调186.7台、家用电脑76.4台,分别增长9.7%、11%和1.9%。
(二)社会保障。
年末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628.32万人和580.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2.34万人和51.18万人;年末失业、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16万人和390.73万人,增加42万人和41.4万人。全年推出公共租赁住房配租房源8514套,新增货币补贴保障家庭1691户。主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至每人每月917元,增长12%,其余区、县(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步提高。年末全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2.27万人,全年发放低保金7.49亿元。
(三)社会福利。
年末全市拥有社区老年食堂(含社区助餐服务点)1176家。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815个,社区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实现全覆盖,城区15分钟、农村20分钟的养老服务步行圈基本形成。拥有各类福利院、敬老院302所,床位6.98万张,收养人员2.21万人。全年发行各类福利彩票28.17亿元,增长7.1%。开展第十七次“春风行动”,市本级募集帮扶资金8538万元。
十三、城市建设
(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全年基础设施投资1597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27.3%。快速路网建设完成182公里。全年境内公路总里程达到164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2公里。
年末主城区公共交通运营线路371条,其中新辟线路16条,优化线路40条。全市新开通地铁线路35.8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117.6公里。建成启用运河水陆交通集散服务中心。
年末市区建成区园林绿地21428公顷,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3.4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40.1%。
(二)公用事业。
全年电网投资51.1亿元,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投产37项,新增容量408万千伏安、线路252.11公里。全市用电量738.03亿千瓦时,增长8.8%,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14.86亿千瓦时,增长7.0%。
城区自来水日供水设计能力达到390.7万立方米,最高日供水量358.1万立方米。
城区新建成停车泊位56916个,其中公共泊位6222个。
十四、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一)环境保护。
全年环境空气日优良天数累计271天,比上年增加11天,优良率74.2%。市区PM2.5平均浓度44.6微克/立方米,下降8.6%。全市9个县控以上劣V类水断面、1256个劣V类水体完成“剿劣”任务。52个市控以上断面中,满足功能要求的断面48个,达标率为92.3%。组织减排项目124个,淘汰老旧汽车23119辆,新增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879辆。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170家(项),实施“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3753家。削减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9974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4.1%。
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EI)继续位于全国、全省前列。获得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累计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8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19个,省级生态县(市、区)9个。
(二)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462起、死亡449人、受伤91人,分别下降17.8%,19.4%和15.7%。
公报注释:
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为年度初步数据。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全市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三次产业划分执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