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3-28 杭州市统计局
2017年,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领会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决策部署,以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全面推进拥江发展。全市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实现新进步。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556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3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857亿元,分别增长1.9%、5.3%和10.0%。全市常住人口人均GDP为134607元,比上年提高10321元,增长5.4%。按国家公布的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9936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2.5:34.9:62.6,服务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图12011年-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注:2016年、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含研究与开发支出。
 
(二)民营经济。
 
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7561亿元,占GDP的60.2%。年末,全市私营企业48.10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0.1%;个体工商户47.14万户,增长10.6%。全年新设个体工商户9.38万户,增长8.4%。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312.25万人和92.41万人,增长10.9%和16.3%。
 
(三)财政收支。
 
全年财政总收入2921.3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67.42亿元,分别增长14.2%和17.4%。其中企业所得税270.22亿元,个人所得税146.20亿元,分别增长22.0%和26.6%。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540.92亿元,增长9.7%。其中民生类支出1213.09亿元,增长11.9%,民生支出占比78.7%,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图22011年-2017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增长速度
 
(四)市场价格。
 
全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居住类价格上涨5.7%、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4.1%、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0.9%。
 
图32017年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月度涨跌幅度
 
表1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项目
 
2016年
 
2017年
 
市区居民消费价格
 
2.6
 
2.5
 
1.食品烟酒
 
6.0
 
0.9
 
2.衣着
 
0.3
 
0.0
 
3.居住
 
2.2
 
5.7
 
4.生活用品及服务
 
-0.4
 
0.2
 
5.交通和通信
 
-1.0
 
1.5
 
6.教育文化和娱乐
 
3.7
 
4.1
 
7.医疗保健
 
0.8
 
1.7
 
8.其他用品和服务
 
2.7
 
1.4
 
全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4.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8.4%。
 
(五)人口就业。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46.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8.0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27.1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76.8%,比2016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口出生率为12.5‰,自然增长率为7.4‰。全市户籍人口753.88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4.70‰,自然增长率为6.19‰。全市新增城镇就业人员29.71万人,安置失业人员再就业11.04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70%。
 
二、质量效益
 
(一)动能转换。
 
全年以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主要特征的“三新”经济实现增加值4251亿元,增长20.4%,占GDP的33.9%。
 
(二)结构优化。
 
全年信息经济实现增加值3216亿元,增长21.8%,占GDP的25.6%,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商务产业增加值1316亿元,增长36.6%,连续七年增速保持在30%以上。六大产业群中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3041亿元,增长19.0%,占GDP的24.2%。
 
(三)企业增效。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709亿元,增长8.5%,其中利润969亿元,增长7.7%,分别比上年提高1.7和1.0个百分点。全员劳动生产率为30.1万元/人,提高2.7万元/人;亩产增加值为150万元、增加13.2万元。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利税1381亿元,增长34.3%,其中利润1244亿元,增长35.4%。
 
三、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7亿元,增长2.0%。其中农业202亿元,林业43亿元,渔业29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5.70亿元,分别增长3.2%、2.5%、2.0%、9.9%;牧业38亿元,下降4.8%。粮食总产量64.72万吨,增长1.8%;蔬菜产量338.34万吨,增长0.9%;水果产量81.99万吨,增长7.3%;水产品产量20.10万吨,增长3.2%;肉类产量24.58万吨,下降6.4%。市级“菜篮子”基地502个,其中新建42个;创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特色农业强镇4个,全年新建粮食功能区9.6万亩。新建美丽乡村精品示范线12条,村庄生态修复850个;农家乐(民宿)共接待游客4964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52亿元,分别增长27.9%和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