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8-03-27 沧州市统计局
 
六、对外经济
 
实际利用外资62394万美元,同比增长10.4%。新批“三资”企业合同总金额150246万美元,同比下降10.5%,新批“三资”企业合同外资额41410万美元,同比下降23.9%。
 
外贸进出口总值247.22亿元,同比增长31.8%。其中,出口总值162.04亿元,同比增长17.29%;进口总值85.19亿元,同比增长72.55%。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完成284.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全市货物运输总量2.41亿吨,比上年增长10.92%;货物运输周转量1159亿吨公里,增长7.59%。旅客运输总量4794.38万人;旅客运输周转量28.46亿人公里。黄骅港完成吞吐量2.7亿吨,增长10.4%;集装箱吞吐量65.4万标箱,增长8.7%。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包括农村)1.64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30公里;农村公路1.4万公里。
 
全市邮政业务总收入6.12亿元,增长12.21%;函件量完成160.82万件,同比下降62.61%;订阅报刊累计完成6108万份,下降8.61%;快递业务量完成746.57万件,增长145.93%。电信业务总收入(移动、联通、电信公司)43.8亿元,比上年增长4.1%。移动电话年末用户数787.43万户,比上年增长5.5%;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55.76万户,比上年增长24.1%。
 
全市A级旅游景区30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2个。星级饭店21家。接待国内游客1829.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13%,创收162.38亿元,增长31.94%;国际游客3.32万人次,增长5.77%,外汇收入1158.72万美元。
 
八、教育、科技和文化体育
 
全市现有小学、初中学校1585所,标准化学校1308所,中小学标准化率达到84%,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97.45万人。现有普通高中学校51所,在校生11.37万人,中等职业学校42所,在校生8.5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9所,在校生7.4万人。沧州师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7年取得科技成果160项,其中2项科研成果获省科技进步奖;100项获市科技进步奖。申报各项专利5016项,授权3041项。新增4家省级院士工作站,总数达到19家;新增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总数达到17家。
 
全市拥有群众艺术馆1个,县(市、区)文化馆17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93个。全市共有公共图书馆15个,总藏书量192.17万册,其中市级图书馆1个,藏书量89万册。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15家,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全市体育场馆27个。全市拥有国家二级裁判294人,国家二级运动员1920人。全年共获省级以上奖牌372枚,其中,金牌149枚,银牌99枚,铜牌124枚。
 
九、卫生和社会保障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355个(不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154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个,卫生院17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1个。卫生技术人员41539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38790张,其中医院、卫生院36990张。
 
全市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2.50万人,新增4.08万人;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参保24.25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79.47万人,新增27.9万人;生育保险参保50.62万人,新增7.45万人;工伤保险参保参保58.91万人,新增2.47万人;失业保险参保37.31万人,新增0.72万人。
 
十、人口和居民生活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777.83万人。其中,男性400.89万人,女性376.93万人。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755.4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4万人。出生率13.35‰,死亡率6.61‰,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4‰。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1349元,同比增长9.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31044元,同比增长8.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12363元,同比增长9.0%。
 
十一、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31423公顷。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造林面积5901公顷,占全部造林面积的18.8%。全民义务植树1110万株。全市森林覆盖率为30.2%。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优于二级天数190天,比上年减少17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25天,比上年减少2天。全年空气质量综合指数6.84,同比下降4%;PM2.5平均浓度6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
 
全市规模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12%。
 
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78起,死亡73人,受伤88人,直接经济损失1649.99万元。
 
说明:1、公报中数据为统计快报数。
 
2、国内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