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3-28 徐州市统计局
徐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徐州调查队
 
2017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市上下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建设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坚定不移走产业强市之路,积极培育发展新动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稳中向好,转型升级成效明显,社会民生事业加快发展,“五位一体”发展协调性持续增强。
 
一、综合
 
经济运行保持平稳。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605.9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0.54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884.00亿元,增长7.7%;第三产业增加值3121.41亿元,增长8.6%。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5611元,比上年增长7.1%。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全年平均每位从业人员创造的增加值达136755元,比上年增加16595元。
 
图1.2013-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与增速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1:43.6:47.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超过二产3.7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305.9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36.5%;六大战略新兴产业产值4879.29亿元,增长28.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33.5%,高于上年3.0个百分点。
 
图2.2013-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情况
 
新市场主体快速增加。年末,全市工商新登记企业4.31万家,比上年增长15.9%,注册资金3017.74亿元,增长46.4%。其中新增私营企业3.73万家,增长12.1%,注册资金2065.10亿元,增长52.1%;新增外资企业306家,增长34.8%,注册资金44.20亿美元,增长25.6%。新增个体户12.16万户,增长34.1%,注册资金158.90亿元,增长49.6%。
 
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较快。年末,全市城镇化率为63.8%,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化率53.7%,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区域发展趋于协调,县域大部分指标增幅继续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五县(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335.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1%,增速高于全市0.4个百分点,总量占全市比重50.5%。
 
价格指数平稳上涨。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0.2%,衣着类上涨3.8%,居住类上涨2.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4.0%,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5%,医疗保健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5%。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总指数上涨5.4%,涨幅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工业品购进价格上涨12.6%,涨幅比上年扩大11.2个百分点。
 
表1.2017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7
 
#食品烟酒
 
100.2
 
#食品
 
100.3
 
#粮食
 
101.8
 
食用油
 
100.6
 
 
94.9
 
#鲜菜
 
94.6
 
畜肉类
 
95.4
 
禽肉类
 
99.3
 
水产品
 
105.6
 
蛋类
 
92.6
 
干鲜瓜果
 
108.7
 
烟酒
 
99.7
 
衣着
 
103.8
 
居住
 
102.8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4.0
 
交通和通信
 
101.9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5
 
医疗保健
 
100.3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5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1.8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50.01亿元,比上年增长9.9%。全年粮食总产量482.72万吨,增长2.9%,粮食亩产433公斤,增加9公斤;其中夏粮产量204.24万吨,增长0.5%;秋粮产量278.49万吨,增长4.7%。棉花总产量1.89万吨,下降8.7%;油料产量12.85万吨,下降4.5%;水果(含瓜果类)产量242.87万吨,增长1.5%;蚕茧产量4676吨,增长27.3%。全年成片造林面积3.62千公顷,增长6.5%。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78.06万吨,下降7.0%;禽蛋产量33.76万吨,下降34.9%。水产品产量17.32万吨,下降8.3%。
 
图3.2013-2017年粮食总产量及增速
 
现代农业加快推进。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6.93千公顷,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148.74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9%;新增设施渔业面积0.26千公顷,累计达6.91千公顷,增长3.9%;新建高标准农田22千公顷,累计建成334.15千公顷,占耕地面积比重提升到54.9%,比上年提高3.6个百分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97千公顷,累计达527.27千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3.58千公顷,累计达342.94千公顷;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735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3万千瓦,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达82.0%,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