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8-04-09 济宁市统计局
 
十、城乡建设、环境和安全生产
 
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8个百分点、达到57.1%。开工城建重点项目179个、完工107个、开工率93.7%,年度完成投资71.29亿元。整治城区小街巷230条,新建改建垃圾中转站7座、公厕28座,新建续建道路绿化34条,完成城区29处公园和绿地建设,绿化整治裸露地7.1万平方米,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63.8公顷,绿化率达38.2%。打通断头路25条,新开工地下综合管廊9.4公里,建成海绵城市19.1平方公里。运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23座,日处理能力101万吨,调试运行3座,日处理能力7万吨,均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6%以上。天燃气“镇镇通”通气率达到96.2%。气代煤电代煤工程超额完成19.4%、省下达5万户任务完成5.97万户(其中气代煤5.86万户、电代煤1080户)。农村厕所改造超额完成55.2%、省下达31.82万户改厕任务完成49.4万户。
 
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全年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2.54%、3.01%、6.0%、6.0%。PM2.5浓度、改善幅度三项均居京津冀“2+26”通道城市前列。20个国控、省控断面均优于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南四湖流域水环境质量连续15年得到改善。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100%。266个建筑工地纳入四级视频监控系统,安装PM10监测微站321台;煤矿企业、储煤场、港口码头全部安设防风抑尘网,安装视频监控和在线监测设施164台套。176台燃煤机组(锅炉)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取缔或改造燃煤小锅炉6006台,760家加油站完成三次油气回收改造任务。完成全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工作,将全市14个行业、481家企业、866个扬尘源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管理。关闭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户)7222家,引导畜牧业绿色生态发展,建成生态养殖示范场447处。120家重点排水企业、16处省级以上工业集聚区的18家污水处理厂均实现在线装置与环保部门联网。全面开工建设国家“十三五”规划人工湿地项目工程,新建人工湿地3处,修复及新建湿地达48处、26万亩。新建覆盖每个镇街的空气自动监测站156个、空气自动监测微站175个、面源PM10监测点位998个、监控视频4958路;206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清理取缔或改造提升任务,其中清理取缔1319家、改造提升750家。核发109张国家排污许可证,圆满完成国家、省目标任务。
 
安全生产总体平稳。全年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7起,死亡7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157人,工矿商贸企业就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01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25人。
 
十一、就业、居民生活和物价水平
 
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比上年增长4.9%,城镇登记失业率3.1%。新一轮就业创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年内组织就业创业培训7.7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9.3亿元,扶持创业1.3万人。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47元、增长9.1%,人均消费支出14582元、增长7.7%。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20元、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19287元、增长6.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5元、增长9.0%,人均消费支出9641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0.44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4.83平方米。
 
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1%。八大类消费价格呈现“七升一降”格局。“七升”为衣着上涨0.3%、居住上涨0.4%、生活用品及服务上涨2.6%、交通和通信上涨1.2%、教育文化及服务上涨3.5%、医疗保健上涨6.8%、其他用品及服务上涨1.7%,“一降”为食品烟酒下降0.9%。
 
工业品价格涨幅明显。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9.6%、较上年扩大10.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13.4%、较上年扩大13.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