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8-04-14 咸宁市统计局
 
年末民用汽车保有量21.0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汽车),比上年末增长14.2%,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9.46万辆,增长15.9%。民用轿车保有量10.8万辆,增长17.6%,其中私人轿车10.19万辆,增长19.2%。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23.64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含快递服务企业)5.81亿元,增长16.1%;电信业务总量17.83亿元,增长14.2%。快递业务收入(含快递服务企业)1.77亿元,增长26.2%;快递业务量1485.64万件,增长2.2%。固定电话年末用户36万户,下降9.8%;移动电话年末用户260.05万户,增长13.09%。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69.86万户,增长27.1%。
 
全年旅游收入292.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旅游外汇收入988万美元,增长6%;门票收入7.93亿元,增长16.3%。全年接待旅游人数5730万人次,增长20.6%。其中,入境旅游者3.01万人次,增长19.4%。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129.4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7.70亿元,增长8.7%。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54.22亿元,增长13.9%,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61.8%,比同期提高1.8个百分点。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6.10亿元,增长4.6%。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89.88亿元,比年初增加186.29亿元。其中,住户存款767.17亿元,增加82.60亿元。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47.62亿元,比年初增加126.79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519.88亿元,增加78.19亿元。全市涉农贷款余额443.65亿元,同比增长18.9%,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93.74亿元,增长38.4%,高于全市贷款平均增速20.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精准扶贫贷款余额72.1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5倍。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42.34亿元,比上年增长27%。其中,财产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0.39亿元,增长18.7%;人寿保险实现保费收入31.95亿元,增长30.0%。各项赔款和给付金额13.07亿元,增长26.6%。其中,财产保险5.73亿元,增长20.1%;人寿保险7.34亿元,增长32.3%。保险密度达到1691元/人,保险深度达到3.9%。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7339人,在校生18693人,毕业生6340人;普通高中招生13863人,在校生40609人,毕业生14306人;普通初中在校生86827人,小学在校生227972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08768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为达100%,高考录取率达92.33%。
 
全年申报登记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59项,比上年增加3项。按成果类型分,基础理论研究6项,应用技术成果52项,软科学研究成果1项。全年专利申请量3306项,其中发明专利955项。专利授权量138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64项。全年转化技术成果64项;签订技术合同493项,比上年增加13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2.37亿元,增长27.3%。全年共有5项科技成果获得省级奖励,其中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全市气象台站总数7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数6个,地震台站3个,地震烈度速报点18处。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群艺馆、文化馆7个,艺术活动年表演场次1360场;博物馆7个,参观人数616千人次。年末共有广播电台6座,公共图书馆7个,公共图书馆藏书114.1万册。全年出版各类图书67千册,各类报刊17356千份。年末共有档案馆7个,馆藏档案卷宗1108个,全年利用档案人次1.16万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303个,其中医院32家;卫生机构人员数21698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743人,注册护士7578人;卫生机构床位数14415张,其中医院床位数9632张;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数1408万人次。每千人拥有床位数5.68张,每千人拥有专业卫生技术人员6.76人。
 
全年全市运动员参加国际比赛共获得冠军2项次,亚军1项次;参加全国比赛共获得冠军7项次,季军6项次。全年体育彩票销售2.26亿元,比上年增长35.3%。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53.5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9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全年户籍人口为304.01万人,户籍人口出生5.59万人,出生率为18.39‰;人口死亡3.44万人,死亡率为11.31‰。户籍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09‰。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310元,比上年增长8.6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53元,增长8.5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25元,增长8.69%。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1。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227元,增长8.69%。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651元,增长8.4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0579元,增长9.07%。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43.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03.4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5.8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42.53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4.5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7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6.86万人。年末全市共有城乡低保对象12.88万人,其中城市低保3.97万人,农村低保8.91万人;特困供养对象1.08万人。共发放社会救助资金4.39亿元。城市低保保障标准由人均4380元/年提高到6396元/年,农村低保保障标准由人均3805元/年提高到4417元/年,特困供养标准由人均7508元/年提高到8183元/年。全年福利彩票销售3.91亿元,比上年增长3.2%。
 
十二、节能减排、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比上年增长9.2%,单位GDP能耗增长1.02%。
 
全年国有建设用地供应量1223公顷,其中:工矿仓储用地298公顷,房地产用地128公顷,基础设施用地603公顷,其它用地194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