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年完成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等林业重点工程为主的营造林面积40.9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4.9万亩,封山育林10.7万亩,飞播造林6.5万亩。完成森林抚育21.4万亩。1392万亩森林资源得到全面有效管护。森林公园接待游客177.7万人次,森林旅游综合收入1.2亿元。全市森林覆盖率55.26%。
年末全市耕地540.84万亩,基本农田416.10万亩,园地61.25万亩,林地1765.12万亩,草地133.24万亩。
年末全市已发现各类矿产地190处,经勘查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有123处。发现各类矿产46种(含亚种),已探明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列全市前三位的矿种有:煤、水泥用灰岩、磷。全年投入勘查资金1.1亿元,勘查项目88个,勘查面积2685.86平方公里。探明黄金资源74.03吨、铅锌122.12万吨、银313吨、铜0.34万吨。新发现矿产地3处,新增资源/储量金(333)及以上45.63吨、铅锌(333)及以上111.24万吨、银306吨。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208起,死亡71人,其中较大事故1起。全年没有重特大事故发生。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价格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旨在反映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期内城乡居民家庭成员人均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现金收入,也包括实物收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可以体现各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及生活水平变化情况。按照收入的来源,可支配收入包含四项,分别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指住户用于满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费需要的全部支出,包括用于消费品的支出和用于服务性消费的支出。根据用途不同,消费支出可划分为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
注释
1、本资料为初步统计数。
2、本公报表格中符号“#”表示其中项。
3、地区生产总值、各行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根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2012年制定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第一产业增加值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
4、此公报数据若与上年公报数据有不衔接之处,系按2016年统计年报最终核准数据调整。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