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州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甘南藏族自治州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甘南调查队
(2018年3月28日)
2017年,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新形势,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三重”、“三一”工作方案,紧紧围绕省、州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重点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加快推进“五大生态”发展战略和“十大环境”奋斗目标,全面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州经济稳中趋缓、民生持续改善、环境持续优化、社会和谐稳定。
一、综合
人口:年末全州总人口74.2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54万人,其中:藏族人口41.51万人,增加0.42万人。全州常住人口71.62万人,增加0.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4.36万人,增加1.63万人。城镇化率34.01%,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7.92‰,比上年上升0.01个千分点;人口出生率15.13‰,上升0.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7.21‰,上升0.01个千分点。0—14岁人口14.82万人,占全部人口的20.7%;15—64岁人口50.45万人,占全部人口的70.4%;65岁及以上人口6.35万人,占全部人口的8.9%。
经济增长:初步测算,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6.5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0.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3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19.47亿元,增长1.9%;第三产业增加值86.77亿元,下降1.5%。
图12012年—2017年全州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2017年8县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州人均生产总值19152元,比上年下降0.5%。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6年的21.42∶16.07∶62.51调整为22.22∶14.25∶63.53,第一产业比重上调0.8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1.8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调1.02个百分点。
图3全州三次产业比重
图42017年8县市三次产业比重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637人。公益性岗位安置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1178名;安置零就业家庭人员1037名;招录“三支一扶”人员133名。录用机关公务员36人;聘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71人;天津市事业单位录取17人。引导扶持520名毕业生到企业服务;为天津企业输送高校毕业生91人;为新疆地区输送高校毕业生285人;州内企业就近就业140多人。为32名从事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320万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03%以内。
物价: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0.9%。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上涨0.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6%。
图52012年—2017年全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涨跌幅度
财政:全年全州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6.23亿元,比上年下降3.9%。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55亿元,下降13.2%,其中:增值税1.88亿元,增长42.0%;企业所得税0.38亿元,下降9.6%;个人所得税0.19亿元,增长13.4%。全年完成一般公共财政支出171.07亿元,增长14.6%,其中:财政八项支出96.89亿元,下降3.7%。
图62012年—2017年全州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二、农业
全年全州完成农林牧渔业及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30.50亿元,比上年增长4.0%。
种植业:全年全州农作物种植面积111.22万亩,比上年减少2万亩,下降1.8%。其中,粮食作物种植面积52.67万亩,减少0.53万亩,下降1.0%;经济作物种植面积47.07万亩,减少0.99万亩,下降2.1%;青饲料种植面积11.48万亩,减少0.48万亩,下降4.0%。粮、经、饲比重由2016年的47.0∶42.4∶10.6调整为47.4∶42.3∶10.3,粮食作物比重上调0.4个百分点,经济作物比重降低0.1个百分点,青饲料比重降低0.3个百分点。
全年全州粮食总产量8.68万吨,比上年减少0.13万吨,下降1.4%;油料产量2.04万吨,减少0.07万吨,下降3.3%;中药材产量4.87万吨,减少0.30万吨,下降5.8%;蔬菜产量2.38万吨,增加0.17万吨,增长7.4%。
图72012年—2017年全州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畜牧业:全年全州各类牲畜总增数142.23万头、只,比上年增加3.90万头、只,总增率38.6%,提高1.6个百分点;出栏各类牲畜194.86万头、只,增加9.81万头、只,出栏率52.9%,提高3.4个百分点;商品畜175.63万头、只,增加12.30万头、只,商品率47.7%,提高4.0个百分点。年末各类牲畜存栏351.40万头、只,比上年末减少16.84万头、只。其中:大牲畜存栏126.80万头,减少5.02万头;绵山羊存栏202.61万只,减少11.04万只;猪存栏21.98万头,减少0.79万头。核减超载牲畜36.14万个羊单位。
全年全州肉类总产量7.86万吨,比上年增加0.42万吨,增长5.6%,其中:牛肉4.08万吨,增加0.24万吨,增长6.3%;羊肉2.36万吨,增加0.14万吨,增长6.3%;猪肉1.37万吨,增加0.04万吨,增长3.0%。牛奶产量8.37万吨,减少0.09万吨,下降1.1%;绵羊毛产量0.20万吨,减少71吨,下降3.4%。
年末全州农业机械总动力37.35万千瓦(不包含农用车动力)。拖拉机8894台,增加628台。机耕面积62.99万亩,机播面积26.63万亩,机收面积9.82万亩。农用化肥施用实物量8835吨,增长1.1%。全州灌溉面积17.42万亩,其中:耕地灌溉面积10.65万亩,园地灌溉面积150亩,牧草地灌溉面积6.75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