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市进出口总值12.40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其中,出口7.14亿元,增长74.6%;进口5.27亿元,下降5.9%。出口产品中,农副产品出口总值1.52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12.2%。化工产品出口总值5.17亿元,占进出口总值的41.7%。
全市旅行社达到45家、旅行社分社34家、网点58家。星级饭店共有29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19家、二星级6家。全市共有AAAA以上景区4个,AAA以上景区29个。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22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0%,旅游收入190.84亿元,增长34.0%。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739.57亿元,比上年增长51.6%;地方财政收入312.94亿元,增长34.5%。财政支出555.14亿元,增长17.8%。
2017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409.4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较年初增加379.40亿元;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01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较年初增加31.52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406.0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较年初增加379.70亿元;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01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较年初增加31.38亿元。
全市有证券公司9家,期末证券开户总数12.47万户,2017年新开1.88万户,市场各类证券交易量879.36亿元。
全年有各类保险公司36家,全年保费收入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32.6%。其中,财产险收入20.09亿元,增长19.0%;寿险收入34.14亿元,增长42.1%。各类保险公司累计赔付支出18.24亿元,增长15.3%,其中,财产赔付支出12.39亿元,增长23.3%;寿险赔付支出5.85亿元,增长1.4%。保险深度2.06%,保险密度1596元/人。
八、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1652所,其中,高等学校2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普通中学192所;职业高中19所;小学341所;幼儿园1084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
全市基础教育及中等职业学校累计招生202519人,毕业168451人,在校学生数662239人。在校学生中,中专1316人、普通高中64776人、职中16554人、初中99900人、小学285973人、幼儿园193018人、特殊教育702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48829人,代课教师601人(与往年统计口径有变化)。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达100%和99.99%。
全市组织评议登记科技成果29项,其中科技成果综合水平达到国内领先23项,获“陕西省年度科学技术奖”1项(三等奖)。申请专利2538件,申请发明专利763件,授权专利952件,技术交易合同登记额1.62亿元。
2017年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14个,影剧院34个(剧院7个、电影院27个)。文化艺术馆13个,艺术学校1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站182个,博物馆、纪念馆23处。全市广播、电视转播台2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7.16%;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7.39%。
九、卫生、体育和档案
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284个,其中,医院109家,社区服务中心7家,卫生院222家,村卫生室3922个。共有床位20712张,其中医院病床16359张,卫生院病床3776张。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6223人。已建成三级综合医院4个,二级综合医院16个。共有妇幼保健机构13个,中医医院13个,专科医院21个。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0.14万人,参合率达99.5%。
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1平方米,拥有大型体育场1座,体育馆5个,游泳馆2个。全年共举办各类大型体育活动228次,其中市级举办30次。全年共派出935名运动员参加省运会的比赛项目,共获得金牌135枚,银牌107枚,铜牌129枚。完成了年度国家、省级各项体育惠民工程,实施了28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0个社区路径配送工程,全市553个体彩网点共计发行体育彩票6.87亿元。
2017年全市年末拥有综合档案馆13个,专业档案馆3个,馆藏案卷655447卷,以件为保管单位档案781764件,馆藏资料125581册。
十、水利水保
全年水利水保投资18.4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53平方公里,新建、加固、维修淤地坝828座,新修基本农田8.67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5.5万亩。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609处,巩固提升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3.95万人。
十一、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榆林城区监测二级以上天数为285天(另有8天沙尘天气,按照《受沙尘天气过程影响城市空气质量评价补充规定》环办监测[2016]120号,剔除沙尘影响天气后共计293天),其中达到一级标准天数为30天。市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全市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66起,比上年下降34.1%,死亡137人,下降29.4%。其中,发生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2起,死亡8人;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0.042,下降35.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0.012,上升50.0%。
十二、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18元,比上年增加1855元,增长9.1%;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53元,比上年增加2372元,增长8.0%;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4元,比上年增加952元,增长9.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94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1.07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42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3%。
全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5.45万人(不含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67.86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1.2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6.3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35.4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2.07万人。
全市共有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0个,拥有床位1616张。全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7.16万人,城市居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560元,农村居民保障标准每人每年34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