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04-24 榆林市统计局
榆林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榆林调查队
 
2018年3月28日
 
2017年,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聚焦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落实“五新”战略任务和实现“三大目标”,不断推进“十大战略问题研究”成果物化,调结构、提质量、强动力,全市经济运行整体稳中有进、持续向好,公共事业快速发展,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一、综合
 
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40.33万人,出生率12.15‰,死亡率6.48‰,自然增长率5.67‰。城镇人口196.51万人,占57.7%;乡村人口143.82万人,占42.3%。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3318.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7.68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086.08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63亿元,增长11.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1%、62.8%和32.1%。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97811元,约合15033美元。
 
全年非公经济实现增加值1406.6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4%,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1%,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9%。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0%。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92.21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种植业产值161.54亿元,增长6.9%;畜牧业产值105.11亿元,增长1.1%;林业产值12.08亿元,增长17.4%;渔业产值2.10亿元,增长11.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39亿元,增长9.4%。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88.1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0.2%,总产量165.89万吨,增长3.6%(增产5.81万吨)。其中,夏粮产量5.09万吨,增长4.7%;秋粮产量160.80万吨,增长3.6%。蔬菜产量93.12万吨,增长6.6%。
 
全年造林面积69.67万亩,比上年下降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802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4234.64亿元,比上年增长27.6%。其中,重工业总产值4123.53亿元,增长27.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7.4%;轻工业总产值111.11亿元,增长20.4%,占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增长6.5%。
 
全市规上企业能源工业产值3349.40亿元,比上年增长30.7%,非能源工业产值885.24亿元,增长17.2%,能源工业与非能源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79.1%、20.9%。能源工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完成产值2059.30亿元,比上年增长38.0%;石油天然气开采业451.73亿元,增长15.1%;石油加工炼焦业完成产值504.41亿元,增长37.5%;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333.96亿元,增长7.2%。非能源工业中:化学原料制品制造442.65亿元,增长19.3%;有色金属冶炼业140.73亿元,增长13.7%。
 
全市796户规模以上直报工业企业(不含6户省上反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1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6.4%;利润总额726.3亿元,增长108.8%。
 
全年建筑业总产值234.94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增加值74.12亿元,增长7.1%(可比增速)。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77.10亿元,比上年增长7.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0.83亿元,增长11.4%;项目投资1337.58亿元,增长9.9%;房地产投资63.25亿元,增长56.0%;民间投资404.84亿元,增长4.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47.31亿元,比上年下降12.2%,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4%;第二产业投资774.66亿元,增长0.1%,占比为55.3%;其中,能源工业投资598.61亿元,下降7.6%;非能源工业投资181.67亿元,增长42.2%;第三产业投资578.86亿元,增长34.5%,占比为41.3%。
 
从本年实际到位资金情况看,国家预算资金209.79亿元,比上年增长51.9%;国内贷款278.85亿元,增长29.3%;自筹资金699.13亿元,增长6.3%;其他资金来源82.71亿元,下降13.9%。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31348公里,比上年末增加344公里。在总里程中,高速公路1005公里,国道1098公里,省道254公里,农村公路28991公里。在农村公路中,县道2431公里,乡道3467公里。
 
铁路运输中,货运量18683.51万吨,比上年增长13.1%(同口径增速),货运周转量273.17亿吨公里。客运量534.2万人次,增长5.1%,客运周转量46.90亿人公里;公路运输中,货运量27261万吨,增长10.4%,货物周转量677.46亿吨公里。客运量2763万人次,下降3.7%,客运周转量33.97亿人公里;民航运输中,货邮量4178.5吨,增长12.7%,旅客吞吐量177.1万人次,增长17.0%,运输起降18070架次,增长17.3%。
 
年末机动车保有量达到684585辆(包括农用拖拉机),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611186辆。轿车保有量364288辆,增长7.3%,其中私人轿车350904辆,增长7.1%。进口车辆34324辆,增长3.4%,其中进口轿车5940辆,增长4.1%。
 
全年邮电业务收入36.20亿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邮政业务收入4.77亿元,增长24.9%;电信业务收入31.43亿元,下降4.9%。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36.56万件,订销报刊累计4476.37万份,订销杂志累计142.07万份,邮路长度达到5417公里,农村投递线路6328公里。全市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74.47万部,其中固定电话49.88万部,移动电话424.59万部。
 
六、国内外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2.12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34.06亿元,增长15.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7.03亿元,比上年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55.09亿元,增长16.5%。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421.96亿元,比上年增长11.1%;餐饮收入50.15亿元,增长18.3%。在商品零售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商品零售额2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8%。按用途分,吃类商品零售26.82亿元,增长28.3%;穿类10.98亿元,增长13.4%;用类183.54亿元,增长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