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地区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大兴安岭地区行署统计局
2017年,在地委、行署、林管局的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和省的各项决策部署,抓改革、调结构、促发展、强管理、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一、综合
经初步核算,2017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496762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16431万元,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146702万元,增长10.1%;第三产业增加值633629万元,增长5.4%。
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220元,同比增长6.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98元,同比增长6.6%。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3.5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6.95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9.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9.5万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12276.4万元,同比下降4.3%。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866.4万元,同比下降3.1%。
二、农业
2017年全年共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69192万元,比上年增长6.4%。粮食总产量达426801吨,比上年增长31.4%。
2017年实现林业产值355480万元,比上年增长4.3%。营林情况良好,全年完成中幼龄林抚育面积345.9万亩;育苗851.6亩,当年苗木产量7895万株,义务植树42.3万株,人工造林面积4.0万亩。
2017年畜牧业生产平稳增长。全区畜牧业总产值实现148633万元,比上年增长7.5%。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如下: 2017年年末全区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0.18万千瓦,比上年下降5.1%,拥有农用拖拉机11479台,比上年减少9.6%。化肥施用量(折纯)7797吨,比上年增长4.3%,农村用电量1989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3%。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7年,18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增加值总量比上年增长24.1%。矿产开发、绿色食品加工业保持较快发展,分别增长74.0%和12.4%;化学原料行业以4.3%的速度小幅增长;电力热力生产供应、建筑材料和木材加工业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6.6%、20.9%和44.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97057万元,同比增长21.1%;实现利润18017万元,同比增长近7倍;亏损企业4户,同比减少1户,亏损企业亏损额6827万元,减亏741万元。 全区共有资质以上建筑企业25家,完成产值89634万元,同比下降8.0%。实现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54745万元,同比下降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共完成402754万元,同比下降18.6%。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5000万元,同比下降59.7%。
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完成360388万元,同比下降12.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89.5%,民间投资全年完成42366万元,同比下降49.7%。
第一产业完成投资31838万元,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924万元,同比下降50.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335992万元,同比下降14.6%;三次产业的投资比重为7.9:8.7:83.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8049万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62054万元,增长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995万元,增长8.4%。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495443万元,增长8.1%;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92606万元,增长9.5%。
六、对外经济贸易
全年进出口总额完成12373.16万元,增长58.0%。其中,出口完成9316.13万元,增长67.73%,进口完成3057.02万元,增长34.28%。实际利用外资105万美元,增长7.1%。
旅游业稳步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6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65亿元,增长23.0%。
七、交通和邮电业
2017年全区完成公路客运量95万人,比上年下降11.2%;完成客运周转量8584万人公里,比上年下降12.3%。完成公路货运量419万吨,比上年下降5.8%;完成货物周转量200299万吨公里,比上年下降5.6%。
邮政业发展放缓。2017年,快递服务业务量累计完成151.55万件,同比下降5.15%,全区邮政服务业务总量完成6169.04万元,比上年下降6.83%。
通信业收入小幅下降。通信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8827.86万元,比上年下降5.9%。全区移动电话43.75万户,增长17.9%;固定电话用户6.32万户,下降15.6%;国际互联网在网用户13.01万户,增长25.1%。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支同步增加。全年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27884万元,增长6.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2533万元,同比增长7.9%。在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各项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15571万元,增长36.3%。企业所得税3431万元,同比下降24.7%。个人所得税2997万元,同比增长16.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85083万元,同比增长20.4%。其中:公共安全支出增长18.3%,教育支出下降5.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5.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增长10.4%,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8.1%。
金融信贷规模稳步扩大。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180965万元,比年初增加213191万元。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879161万元,比年初增加74583万元;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631899万元,比年初增加244090万元。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144326万元,比年初增加126759万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75350万元,比年初减少27742万元;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659761万元,比年初增加18055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