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7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深度对标苏南,推进产业强市,突出项目引领强推先进制造业发展,下大力稳增长促转型、抓改革增动力、优生态惠民生,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动能转换稳步加快,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深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改善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综合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5.3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42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031.10亿元,增长6.0%;第三产业增加值1931.84亿元,增长8.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2.88万元,增长7.1%。产业结构继续优化,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3.5:49.4:47.1,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0.1个百分点。
消费物价温和上涨。全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总指数为102.0,比上年上涨2.0%。其中消费品价格同比上涨1.5%,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2.8%。居民消费价格八大类呈普遍上涨:食品烟酒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0.9%,居住类上涨3.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4.1%,医疗保健类上涨2.6%,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
表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
指 标
价格指数
比上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0
2.0
#食品烟酒
100.3
0.3
衣着
100.9
0.9
居住
103.7
3.7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4.1
4.1
交通和通信
102.8
2.8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1.7
1.7
医疗保健
102.6
2.6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1.7
1.7
二、农林牧渔业
农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47.55万亩,比上年减少13.49万亩,下降5.2%。受播种面积减少等因素影响,全市粮食总产量114万吨,比上年减少4.71万吨,下降4.0%,其中夏粮总产量33.92万吨,减少1.05万吨,下降3.0%;秋粮总产量80.08万吨,减少3.70万吨,下降4.4%。全年油料总产量5.37万吨,比上年下降7.9%。蔬菜总产量96.64万吨,比上年增长0.8%;瓜果类产量12.24万吨,增长14.6%。
牧渔业生产持续放缓。受畜禽养殖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推进影响,畜牧业产量有所下降。全年肉类总产量7.03万吨,比上年下降11.5%,其中猪肉下降10.3%,禽肉产量下降13.9%。全年生猪出栏量52.87万头,下降9.4%;家禽出栏量1663.87万只,下降0.7%。禽蛋产量2.70万吨,比上年下降2.9%。牛奶产量增长较快,全年产量2.03万吨,增长12.3%。水产品产量9.88万吨,比上年增长0.3%。
表2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产量(吨)
比上年±%
粮食
1140010
-4.0
棉花
788
-13.4
油料
53692
-7.9
#油菜籽
50014
-8.2
花生
1783
-3.4
肉类总产量
70307
-11.5
水产品
98838
0.3
农业结构继续优化调整。全年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1.55万亩,共48.23万亩,占比20.5%,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新增高标准农田建设13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到56.7%。6家园区(基地)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基地)。成功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37个,绿色食品22个,“丁庄葡萄”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市拥有“三品”总量达到1031个。年末农机总动力148万千瓦,比上年增加2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基本平稳。年末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640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9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大中型企业总产值5004.35亿元,增长12.1%。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总产值1260.25亿元,增长13.1%;重工业总产值6132.39亿元,增长10.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总产值93.76亿元,增长22.0%;集体企业总产值22.43亿元,下降18.0%;股份制企业总产值4464.07亿元,增长9.7%;三资企业总产值2433.27亿元,增长11.4%。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总产值4448.90亿元,增长9.4%,其中私营企业总产值3088.03亿元,增长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