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1%。年末在川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4个(含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16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8个。全省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4人。全年共申请专利152987件,获得授权专利87372件,其中申请发明专利53805件,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11697件;行政机关立案处理专利案件5112件,审理结案5103件,结案率99.8%;实施专利项目13844项,新增产值1960.8亿元;专利权质押融资金额14亿元。
年末有高新技术企业42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8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2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10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9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16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2个;国家级众创空间66个(其中专业化示范众创空间2个),省级众创空间95个;国家级星创天地96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2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6个。全年共登记技术合同15192项,成交金额1004.2亿元。完成省级科技成果登记3702项。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53个,艺术表演场所44个,公共图书馆204个,文化馆207个,美术馆41个,文化站4574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个,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2个,国家文化消费试点城市2个,国家级动漫游戏基地1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1个,省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5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9个。
年末共有博物馆253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173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619处;世界文化遗产1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1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传统村落225个,公布为四川省级传统村落的有869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39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22项。
年末广播电视台165座,中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39座,广播综合覆盖率97.8%,电视综合覆盖率98.8%,有线广播电视实际用户1125.8万户。
全年出版地方报纸130种,出版量13.1亿份;出版期刊356种,出版量5015.3万册;出版图书14987种,出版量29915.2万册;出版音像制品120种,电子出版物188种。
年末纳入统计的档案馆244个,其中国家综合档案馆204个。国家综合档案馆全年向社会开放各类档案643.2万卷,232.6万件。
年末全省医疗卫生机构81539个,其中医院2343个(民营医院165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78427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9.9万张,卫生技术人员56.3万人,其中执业医师17.2万人,执业助理医师3.4万人,注册护士24.7万人。妇幼保健机构201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0.7万人,注册护士1.0万人;乡镇卫生院4432个,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万人,注册护士3.1万人。

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51590.9万人次,其中医院19863.3万人次(民营医院3494.4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29754.3万人次;出院1827.1万人,其中医院1281.8万人(民营医院320.7万人),基层医疗机构486.7万人;县域内住院率85.6%。
全年新增省级卫生城市(县城)6个。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网上采购率100%。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持续下降,分别降至18.51/10万、5.43‰、7.45‰。
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84.9亿元,共筹集公益金20.5亿元。年末国家级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18所、省级27所,市(县)级业余训练重点单位28所;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264个。共建设全民健身路径22912条。实施体育“十项惠民行动”,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2597个。
十二、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省技术改造与淘汰落后产能资金9410万元,支持工业节能节水工程建设和绿色低碳发展示范项目合计55个,其中节能节水项目13个、清洁低碳循环发展项目26个、绿色制造体系示范建设项目2个、绿色能源及能源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5个、工业节能监察和污染防治重点工作项目9个。
全年安排省级环保专项资金15.6亿元。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150万千瓦,淘汰燃煤小锅炉360台,清理整治“散乱污”企业2.6万余家,淘汰黄标车、老旧车37万辆,抽检抽测柴油货车10万余辆。
全年确定四川省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1017家。完成1835个建制村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完成全省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249个环境问题的整改。
年末全省自然保护区166个,面积8.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7.1%。划定生态保护红线14.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幅员面积的30.5%。全省共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市、区)1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51个;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2个;省级环保模范城市3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区)5个;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802起、死亡1675人,分别比上年下降14.9%和11.1%。自2001年以来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持续保持下降态势。全年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041人,下降19.2%;工矿商贸十万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2.523人,增长4.7%;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0.505人,下降24.6%;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人数为1.123人,增长56.9%。
十三、人口和就业
根据2018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测算,全年出生人口92万人,人口出生率11.05‰;死亡人口58.3万人,人口死亡率7.01‰;人口自然增长率4.04‰。年末常住人口834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9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61.5万人,乡村人口3979.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2.29%,比上年末提高1.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