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6)

2019-03-27 四川省统计局
四川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省户籍人口912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4万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5.87%,比上年末提高1.68个百分点。
 
年末全省城乡就业总量为488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万人。分城乡看,城镇就业人员16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万人;乡村就业人员320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29万人。城乡从业人员占比由上年末的33.7:66.3调整为34.4:65.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就业人员1752.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40.6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1327.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2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1801.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7.4万人。三次产业就业人员占比由上年末的36.8:27.0:36.2调整为35.9:27.2:36.9。
 
十四、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461元,比上年增长9.1%。
 
按常住地分,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216元,比上年增加2489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18530元,增长7.1%;经营净收入3849元,增长7.3%;财产净收入2820元,增长7.4%;转移净收入8017元,增长11.1%。人均消费性支出23484元,增长6.8%。其中,居住支出增长14.4%,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1.3%,交通通信支出增长5.2%。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1.8%。
四川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31元,比上年增加1104元,比上年增长9.0%。其中,工资性收入4311元,增长7.3%;经营净收入5117元,增长6.1%;财产净收入379元,增长17.7%;转移净收入3524元,增长14.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23元,增长11.6%。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15.9%,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9.9%,交通通信支出增长14.5%,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29.3%。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5.2%。
四川省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543.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222.4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863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不含失地农民)870.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12.5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862.3万人。
 
全年纳入城市低保人员94.6万人,农村低保人数343.9万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低限分别比上年提高40元/月和35元/月。符合条件的城乡特困人员全部纳入救助供养范围,共计49.0万人,其中集中供养人数13.0万人,集中供养率26.5%。年末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24548个,其中城镇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12871个。全年销售福利彩票92.4亿元,民政部门直接接受社会捐赠款为1.5亿元。
 
十五、民族自治地方经济
 
民族自治地方(包括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和北川羌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272.0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47.4亿元,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929.2亿元,增长3.3%;第三产业增加值895.4亿元,增长7.5%。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9.7:40.9:39.4。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66.0亿元,比上年下降0.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36.6亿元,同口径增长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89.0亿元,增长9.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81元,增长10.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33元,增长8.1%。
 
注:
 
1.公报中各项数据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2016年及以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为研发支出核算方法改革后的数据。
 
3.由于统计制度规定的口径调整、统计执法、剔除重复数据、企业改革剥离等因素,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增速及变化按可比口径计算。
 
4.农业历史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5.2017年部分产品产量数据进行了核实调整,2018年产量增速按调整后的可比口径计算。
 
6.2018年,计划总投资500-5000万元投资项目由形象进度法更改为按财务支出法进行统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同口径增长速度。
 
7.公报中物价、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交通运输、邮政、电信、金融、旅游、对外贸易、财政、保险、证券、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等数据来源于相关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