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二、农业
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5.62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农业产值125.44亿元,增长5.7%;林业产值7.63亿元,增长8.3%;牧业产值87.67亿元,增长0.8%;渔业产值15.25亿元,增长4.6%,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9.64亿元,增长6.4%。
全市粮食种植面积369.21万亩,同比增长0.2%;蔬菜种植面积57.89万亩,增长7.8%;油料种植面积53.49万亩,增长3.7%。全市粮食总产量156.33万吨,增长2.9%;蔬菜产量148.42万吨,增长10.0%;油料产量6.0万吨,增长9.7%;肉类产量30.85万吨,增长4.3%;禽蛋产量2.71万吨,增长4.7%;水产品产量9.28万吨,增长4.9%。生猪出栏353.34万头,减少0.1%;牛出栏11.82万头,增长4.6%;羊出栏47.15万头,增长4.7%,家禽出笼1464.63万羽,增长2.2%。
全市财政资金中农林水事务支出44.79亿元,增长29.4%,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14.8%。全年开工水利建设工程6.31万处,投入资金10.49亿元,完成土石方7950万立方米,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5.69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02平方公里。完成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03.2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9.59万人。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市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597.04亿元,同比增长7.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8%,其中非公有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增长8.8%;集体企业下降28.5%,股份制企业增长8.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22.2%。按企业规模分,大中型企业增长8.0%,小微型企业增长7.6%。按行业分,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8.4%,医药制造业增长20.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1.1%,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增长8.7%,黑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增长6.7%,有色金属及压延加工业基本持平,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5.7%,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2.9%。
全市省级及以上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0.5%。全市高加工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0.8%,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9.2%。全市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7.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40.5%。
图4:2014-2018年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全市重点监测的10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原煤产量641.4万吨,同比下降3.2%;生铁1015.6万吨,增长6.9%;粗钢1203.4万吨,增长14.2%;钢材1328.7万吨,增长6.2%;氮肥(折纯)4.56万吨,增长7.0%;发电量146.6亿千瓦时,增长19.7%;焦炭422.1万吨,增长3.0%;纯碱16.66万吨,增长7.1%;锑品5.72万吨,下降1.7%;水泥1265.4万吨,下降5.1%。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8.29亿元,同比增长38.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盈利2964万元;集体企业盈利4843元;股份制企业盈利146.22亿元,增长39.3%;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盈利9.68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9%,同比下降7个百分点;每一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营业成本为85.9元,同比下降1.5元。
全市建筑业增加值101.69亿元,增长11.2%;全市具有建筑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135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1.92亿元,增长18.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372.9万平方米,增长6.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698.37万平方米,增长2.9%。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市施工项目个数同比增长14.9%,新开工项目个数下降7.7%,投产项目个数增长9.9%。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5%,分类型看,国有投资下降10.6%,非国有投资增长25.6%,其中民间投资增长27.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下降1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5.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1.8%,第三产业投资占全市投资的比重为55.2%,超过第二产业占比14.8个百分点。
图5:2014-2018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
全市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15.5%,制造业投资增长50.8%,工业投资增长37.3%,工业技改投资增长45.0%,基础设施投资下降6.1%,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37.8%,生态环境投资增长40.0%。
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86.8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住宅投资63.14亿元,增长18.3%,办公楼投资3845万元,下降31.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4.38亿元,增长19.7%。商品房销售面积325.2万平方米,增长11.2%;商品房销售额154.5亿元,增长31.5%;商品房待售面积37.76万平方米,下降37.9%。
五、贸易外经
全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8.29亿元,增长10.4%。按经营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79.33亿元,增长10.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88.96亿元,增长11.1%。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522.13亿元,增长10.8%,餐饮收入额46.16亿元,增长5.7%。按限额类别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38.63亿元,增长12.0%;限额以下零售额329.65亿元,增长10.4%。限额以上批零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类30.19亿元,增长19.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8.69亿元,增长23.1%;化妆品类1.28亿元,增长5.3%;金银珠宝类1.08亿元,增长21.2%;日用品类4.78亿元,增长13.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23.75亿元,增长14.2%;五金电料类8.99亿元,增长7.6%;石油及制品类39.66亿元,增长23.5%;汽车类71.28亿元,增长8.3%。
图6:2014-2018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增长速度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3.07亿元,同比增长26.2%,其中,出口额41.13亿元,增长101.5%,进口额61.94亿元,增长1.1%。在出口货物中,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36.29亿元,加工贸易出口4.84亿元;从重点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4.15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12亿元,农产品出口0.71亿元。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出口交货值29.6亿元,增长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