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03-25 娄底市统计局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工作,大力实施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全面推进“七个三年行动计划”,真抓实干,攻坚克难,实现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民本民生的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0.41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1.87亿元,同比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698.26亿元,同比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690.29亿元,同比增长10.8%。
 
图1:2014-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46.7:42.5调整为9.9:45.3:44.8,第三产业占比提高2.3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分别为4.4%、46.2%和49.4%,分别拉动全市GDP增长0.4个、4.0个和4.2个百分点。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00.19亿元,增长8.7%,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1.3%,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5%。
 
图2:2014-2018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
 
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31.78亿元,同比增长14.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0.3亿元,增长0.02%。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03.29亿元,增长9.2%,其中,教育、科技、文化、交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社会保障与就业、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226.86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比重达74.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表1:2018年全市财政收入和支出
 
指标
 
绝对数(万元)
 
增长(%)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1317840
 
14.0
 
地方财政收入
 
703006
 
0.02
 
其中:税收收入
 
476149
 
14.0
 
非税收入
 
226857
 
-20.5
 
上划中央级税收
 
496027
 
35.9
 
上划省级税收
 
118809
 
34.5
 
公共财政预算支出
 
3032858
 
9.2
 
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389518
 
1.6
 
教育支出
 
513325
 
3.9
 
科学技术支出
 
25612
 
114.6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
 
36491
 
5.6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435462
 
-3.1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
 
313465
 
5.1
 
节能环保支出
 
46547
 
-8.0
 
城乡社区事务支出
 
160940
 
-10.2
 
农林水事务支出
 
447867
 
29.4
 
住房保障支出
 
145416
 
50.2
 
图3:2014-2018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
 
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2%,其中食品烟酒类持平,衣着类上涨4.1%,居住类上涨5.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2.0%,交通和通信类上涨3.5%,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医疗保健类上涨0.5%,其它用品和服务类上涨1.6%。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2%,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3.5%。
 
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对照全省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体系,全市高质量发展势头向好: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GDP39249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4.1%,高于上年1.2个百分点;同比增长8.1%,增速高于全省0.9个百分点。全市文化及相关行业增加值73.17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75%,高于上年0.36个百分点。全市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67.7%,高于上年8.3个百分点。投资结构中,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1.2%,高于上年3.6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7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7%。年末全市“四上企业”204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97个,分别净增“四上企业”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7和111个,分别居全省第5和第3位。全市R&D经费支出21.84亿元,同比增长37.3%,占GDP的比重提升到1.42%。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为6.69%,高于上年0.9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9%和10.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8和1.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