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9-03-26 河源市统计局
(河源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源调查队)
 
2019年3月25日
 
201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河源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力应对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河源实际,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水平保护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全年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稳中有进,经济总量首破千亿元大关,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福祉显着提升。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309.3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28万人,增长0.9‰。城镇人口比重45.25%,比上年提高1.31个百分点。年末户籍总人口372.76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9万人,下降0.5‰。
 
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201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6.00亿元,比上年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7.74亿元,增长4.7%,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85.61亿元,增长7.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0%,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12.66亿元,增长5.8%,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5%,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0.8:39.8:49.4调整为10.7:38.3:51.0,服务业占比提高了1.6个百分点。在服务业中,批发零售业增长3.2%,住宿餐饮业增长2.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2.9%,金融业增长6.1%,房地产业增长1.3%,营利性服务业增长20.1%,非营利性服务业增长8.1%。
 
全市民营经济单位数16.70万个,上交税金85.5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5%和21.1%。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646.22亿元,比上年增长6.5%,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5.9%,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2个百分点。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33.90亿元,增长6.6%,占服务业的比重为45.6%,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51.24亿元,增长8.3%,其中,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增加值分别增长2.9%、47.4%、5.4%、5.2%和2.8%。
 
2018年,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2530元,仅为全国(64644元)的50.3%、全省(86412元)的37.6%,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916美元。
 
C:UserslenovoDesktopu56fe片1.jpg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上涨2.0%,其中,服务价格上涨2.2%,消费品价格上涨1.8%;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8%;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1%;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6.0%。
 
表1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价格指数
 
(上年=100)
 
比上年
 
涨跌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
 
服务价格指数
 
消费品价格指数
 
食品烟酒
 
#食品
 
茶及饮料
 
烟酒
 
在外餐饮
 
衣着
 
居住
 
生活用品及服务
 
交通和通信
 
教育文化和娱乐
 
医疗保健
 
其他用品和服务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2.0
 
102.2
 
101.8
 
102.5
 
101.9
 
103.2
 
103.5
 
103.7
 
100.5
 
101.7
 
100.3
 
102.3
 
101.0
 
105.4
 
99.6
 
101.8
 
2.0
 
2.2
 
1.8
 
2.5
 
1.9
 
3.2
 
3.5
 
3.7
 
0.5
 
1.7
 
0.3
 
2.3
 
1.0
 
5.4
 
-0.4
 
1.8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5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0.21万人,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0.85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为0.9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3%。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1.07万人。实施创业培训0.05万人,创业带动就业0.67万人。
 
二、农业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68.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农业产值97.48亿元,增长5.0%;林业产值29.14亿元,增长5.0%;牧业产值34.42亿元,增长2.2%;渔业产值4.82亿元,增长1.7%;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8亿元,增长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