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9-04-02 芜湖市统计局
 
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万达广场二期、官山翰林、同泰智能物流园、星辉科技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竣工投入使用;安能电商快递产业园、松鼠城娱乐综合体、北航芜湖通航创新园、国购汽配大市场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推进;江北智能家电产业园、中江海物流、安得智联、云谷跨境电商产业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年实际利用省外境内资金272.06亿元,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6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41.22亿美元。
 
五、贸易和旅游
 
市场消费。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8.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929.09亿元,增长12.2%;乡村零售额99.18亿元,增长12.9%。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911.46亿元,增长12.2%;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16.81亿元,增长12.7%。
 
对外贸易。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68.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进口总额24.59亿美元,增长3.6%;出口总额44.16亿美元,增长3.6%。从出口产品类别看,机电产品出口额35.11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9.5%。从产品出口地区看,对欧洲出口7.4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6.8%;对亚洲出口15.8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5.9%;对北美洲出口13.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0.5%。
 
旅游。全年接待国内外各类游客5749.11万人次,其中接待国内游客5699.54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28.01亿元,其中旅游外汇收入31312.74万美元。年末共有旅行社79家;星级饭店29家,其中三星级及以上28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33处,其中4A级及以上11处,5A级景区1处。成功举办各类会展72个。
 
六、交通和邮电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02.69亿元,比上年增长3.8%。
 
交通运输。全年公路客运量2456万人;公路货运量7998万吨。铁路旅客发送量1058.6万人,增长6.1%;铁路货运发送量246.3万吨,增长66.6%。水路货运量2.1亿吨,增长3.2%。港口货物吞吐量1.2亿吨,下降6.2%,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304.7万吨,同比下降3.3%;港口集装箱吞吐量80.3万标准箱,增长14.1%。年末,民用汽车拥有量53.64万辆,比上年增长12.5%,其中私人汽车拥有量49.53万辆,增长11.2%。民用船舶拥有量3920艘。公路里程10997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0828公里。在等级公路中,高速公路292公里,一级公路324公里,二级公路672公里。
 
邮电业。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3.44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完成34.25亿元,比上年增长31.4%;电信业务总量39.19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快递业务量1.38亿件,增长34.4%。年末本地固定电话用户38.56万户,比上年减少2.45万户;移动电话362.22万户,新增14.61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达到123.93万户,新增30.34万户。
 
七、金融和保险
 
金融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743.69亿元,比年初增加487.94亿元,其中,非金融企业存款1525.58亿元,比年初增加225.47亿元;住户存款1749.89亿元,比年初增加174.62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3413.50亿元,比年初增加202.0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786.69亿元,比年初减少8.04亿元;中长期贷款2140.79亿元,比年初增加306.35亿元。年末外汇存款余额7.53亿美元,比年初减少1.58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0.79亿美元,比年初减少0.65亿美元。全市完成直接融资368.9亿元。
 
保险业。全年,实现保费收入68.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3%。其中,人身险39.42亿元,增长6.8%;财产险28.91亿元,增长18.1%。赔款及给付支出25.98亿元。其中,人身险11.83亿元,财产险14.15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学技术。年末全市拥有省级及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1个,其中国家级8个,新增省级2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76个,其中国家级13个,新增省级20个。省级及以上重点(工程)实验室16个;省级及以上质检中心4个,其中国家级3个。院士工作站38个,新增7个。拥有高新技术企业647家,其中当年新认定163家;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182个,其中当年新认定308个。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19家,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4家。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5家、优势企业19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培育企业8家、优势企业38家。全市有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18家,孵化面积41万平方米,其中国家级孵化器2家;省级以上众创空间23家,其中国家级5家。全年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278项,其中国家项目1个;全年获各类科技奖27项,其中省级以上27项。专利申请量36205件,其中发明专利25340件;专利授权量10781件,其中发明专利2816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2.1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9件,当年新认定2件;拥有安徽省政府质量奖1家;省级名牌产品(含服务名牌)213个,当年新增28个。
 
教育。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专任教师0.64万人,在校学生17万人,招生5.5万人,毕业生4.95万人;普通中学215所,专任教师1.31万人,在校学生16.0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3所,在校学生5.46万人;小学288所,专任教师1.18万人,在校学生19.32万人;幼儿园520所,在园儿童9.93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100%。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年末,全市拥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10个,馆藏图书249.25万册,其中市区藏书121.69万册;档案馆13个,向社会开放档案数17.7万卷(件)。广播电台5座,电视台5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9.9%。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9处。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项,省级名录22项。全年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5场次;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25场次;文艺团体演出1305场次,其中送文化下乡(含送戏进万村)1187场次。《芜湖日报》、《大江晚报》、《金周刊》全年总印数1912.45万份,其中《芜湖日报》953.1万份、《大江晚报》956.63万份、《金周刊》2.72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