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幼儿园1125所,比上年末增加48所;其中省、市一级幼儿园540所,增加20所。全市小学328所,在校学生80.35万人;本市户籍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100%。全市初中198所(不含完全中学),在校学生24.97万人;本市户籍适龄少年初中入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8.41%。全市普通高中42所,在校生8.27万人;中职学校28所(含技工学校7所),在校生8.23万人。全市普通高等院校9所,在校学生12.14万人;全年普通高等院校共招收本科、专科学生3.31万人,毕业生2.85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1个,文化站33个,公共图书馆607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82个,公办博物馆17个,民办博物馆31个,文化广场755个,电影放映单位140个。全市公共广播节目42套,公共电视节目40套。全年共发行报纸7157.47万份,其中《东莞日报》5697.34万份。电影放映161万场次,观众2400万人次。
年末全市医疗机构2681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6个,门诊部、诊所、医务室、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基层医疗机构2576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5.43万人,医疗机构实有病床3.11万张。全市门诊量7031.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5%;住院量103.77万人次,增长5.0%。
全年全市运动员共获得220枚金牌、160枚银牌、158枚铜牌。其中夺得全国赛金牌84枚、银牌40枚、铜牌47枚;广东省赛金牌125枚、银牌115枚、铜牌110枚。全年举办全市全民健身活动788次,参加人数65.67万人次。全市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15375个(座),其中体育场570个,体育馆181座,灯光篮球场5705个,健身路径1464条,室外游泳池546个,室内游泳池74个,室外羽毛球场1419个。全市有体育彩票发行网点1551个,销售总额19.92亿元,体彩公益金1.44亿元。
十一、人民生活
2018年东莞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1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21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7元,增长11.0%,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收入构成上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588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7%,是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其次是人均财产净收入,达876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8%。
从生活消费支出来看,2018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09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675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55元,增长9.8%。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1.6%,农村为36.5%。
居民生活消费呈现多样性,在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居住、衣着及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幅较大,分别达14.9%、8.0%和6.6%。
十二、社会保障
全市参加各类社会保险2510.87万人次,其中基本医疗保险583.30万人次,养老保险人数597.24万人次,失业保险418.67万人次,工伤保险437.48万人次。全年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656.77亿元,保险基金总支出312.17亿元;年末社会保险基金累计余额2092.56亿元,上年保险基金结余1747.95亿元。
年末全市有收养类福利事业单位44个,其中社会福利院1个,社会福利中心1个,敬老院31个,敬老院供养老人1490人。社会福利事业单位收养2497人,全年社会救济8805人。全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支出4590.4万元,慈善基金结余37754.02万元。全市纳入“五保户”对象有782人,“五保户”费用支出1324.6万元。
十三、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31.5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4.10万人,出生率为18.35‰;死亡人口1.03万人,死亡率为4.6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7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39.2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63.86万人。人口城镇化率为91.02%。
全年水资源总量23.8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3.9%。日供水能力730万立方米/日。我市共有8个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其中观澜河-企坪、茅洲河-共和村、东江北干流-石龙北河、东江干流-东岸4个断面为跨市河流边界断面,东莞运河-樟村、东江南支流-沙田泗盛、东江南支流-第六水厂和石马河-旗岭4个断面为市境内河流断面。2018年国控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状况:优良水质比例(达到或者优于Ⅲ类)为37.5%,Ⅳ类水体比例为12.5%,劣Ⅴ类水体比例为50.0%。
全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301天,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比例82.5%,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值0.05毫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值达0.036毫克/立方米,臭氧日最大八小时超标率14.0%。
全年雨日天数172天,日照时数1906.8小时,平均气温23.1摄氏度,相对湿度76%,降水量1766.1毫米。
全年共有5个镇街成功创建广东省森林小镇,总数达8个。共有市级自然保护区6个,面积达8852.2公顷;森林公园19个,面积达34139.15公顷;湿地公园达19个,面积2001公顷。
年末全市建成区土地面积1007.76平方公里,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面积52.07平方公里。全市建成区绿地率为47.19%,绿化覆盖率为53.59%。
全年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52起,比上年下降14.8%,未发生重大以上事故;死亡325人,与上年持平;受伤374人,下降16.5%;直接经济损失2262.14万元。全年发生道路和水上交通事故3440起,比上年下降0.9%;死亡482人,下降0.2%;受伤3225人,下降11.2%;直接经济损失934.48万元,上升42.1%。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1.62人。
注:1.本公报中2018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13-2017年数据为年报数;最后统计数据以《东莞统计年鉴-2019》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