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928.37万人,比上年末增长0.8%。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783.52万人,增长1.1%;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24.22万人,下降1.1%;参加农转居人员养老保险20.63万人,下降1.8%。参加社会医疗保险1247.70万人,增长7.4%,其中,参加职工社会医疗保险751.95万人,增长9.9%。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达495.75万人,增长3.8%。年末参加失业保险608.71万人,增长12.6%,享受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2.67万人,下降5.9%;参加工伤保险639.87万人,增长10.5%;参加生育保险585.30万人,增长12.8%。全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61.38亿元,增长25.3%;年末五种保险基金累计结余2308.61亿元,增长18.4%。
全年民政部门认定并实施医疗救助85.58万人次。比上年下降1.1%。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4.79万人,其中,城镇2.17万人,农村2.62万人。享受农村特困救助供养的特困群众0.44万人。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5.68万张,收养人员3.34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924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58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42.51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12.44亿元。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研究生教育招生3.74万人,在校研究生10.11万人,毕业生2.54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招生32.36万人,在校生108.64万人,毕业生29.04万人。技工学校招生7.64万人,在校生22.63万人,毕业生6.7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60万人,在校生18.41万人,毕业生6.76万人。普通中学招生17.45万人,在校生51.44万人,毕业生15.96万人。普通小学招生20.65万人,在校生105.85万人,毕业生13.90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49.81万人。
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73124件,增长46.3%;其中发明专利50169件,增长35.8%,占申请量的29.0%。专利授权89826件,增长49.2%;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0797件,增长15.5%。
年末全市县级及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情报和文献机构166个。全市在穗院士人数53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2人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3人,以及国外、境外机构获评院士8人。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8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7家,国家重点实验室20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956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242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33家,市级重点实验室165家。国家级、省级大学科技园8个。
全市质监系统已建成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0个,获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筹建中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3个。全市市属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0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6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个,标准化技术机构1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2个。全市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622家,获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2677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645家。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事业单位)7个,文化馆13个,文化站169个,公共图书馆14间,档案馆27个,博物馆和纪念馆31个。全市有广播电台2座,电视台3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
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不含村卫生室928个)3670个,其中,医院255个,妇幼保健机构12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6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7个,卫生监督机构14个。全市拥有床位9.51万张,增长5.4%,其中,医院床位8.60万张,增长5.2%。全市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5.65万人,增长7.9%;其中,执业(助理)医师5.41万人,注册护士7.17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11人,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443人。全市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31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床位0.33万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22万人;镇卫生院31个,镇卫生院床位0.21万张,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0.43万人。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5.57万例,死亡155例;发病率384.42/10万,死亡率1.07/10万。全市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向社会提供诊疗服务1.52亿人次,下降0.05%,提供住院服务320.59万人次,增长6.97%。
全年举办国际级、国家级单项比赛94次,我市运动员破世界纪录1项1人次,破亚洲记录1项1人次,破全国记录1项1人次,获得世界冠军37项39人次,亚洲冠军26项31人次,全国冠军120项171人次。全年开展各级各类大型全民健身活动赛事496项次,约700万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大型全民健身活动。全年体育彩票销售额52.52亿元,同比增长21.1%。
十二、资源、环境与安全生产
全市全年水资源总量75.64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1821毫米,比2017年下降1.4%。年末全市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82亿立方米,比2017年下降6.8%。全年总用水量42.79亿立方米。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88.3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下降1.4%。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6.5%。全年全社会用电量936.90亿千瓦时,增长3.8%。其中,工业用电量435.16亿千瓦时,增长0.2%。
全市在13个省考核断面中,Ⅱ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7.7%;Ⅲ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46.2%,Ⅳ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15.4%,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0,劣V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30.8%。
全市平均灰霾天气日数32.4天,比上年减少1.8天;全年日照时数1597.7小时,比正常年份偏少77.5小时。城市建成污水处理厂5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570.2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4.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100%,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
全年完成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1667公顷。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26%,建成3500公里绿道。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664起,死亡379人,受伤481人,直接经济损失0.2294亿元。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595起,同比下降21.2%;死亡308人,同比下降15.8%;受伤459人,同比下降25%;直接经济损失160.1万元,同比下降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