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南州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黔南州统计局
(2019年3月31日)
2018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黔南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州发展取得了经济发展稳中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显着成绩。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8年全州生产总值为1313.46亿元,同比增长10.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16.56亿元,同比增长6.9%;第二产业增加值468.25亿元,同比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628.65亿元,同比增长12.6%,其中:其他服务业增长18.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7.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6.49:35.65:47.86。全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9965元,同比增长10.3%。
二、农业
2018年,黔南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三农”工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和要求,深化实施农业“185提升工程”和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茶叶、蔬果、烤烟、畜牧、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以调减传统玉米种植入手,大力扩展提质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完成玉米种植面积66.3万亩,同比下降40.6%,调减了45.4万亩。
2018年,全州共建设州级以上农业园区95个,其中省级园区58个。全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755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累计发展到6660个;无公害产地认定449.5万亩;绿色食品认证12个;有机农产品认证51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全州获得驰名商标2个,中华老字号1个,贵州省名牌产品46个,贵州省着名商标50个。全州农业实现增加值228.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37.4万亩,下降16.1%;油料作物面积121.95万亩,增长3.3%;蔬菜种植面积259.2万亩,增长8.9%;茶园面积166.9万亩,增长15.4%。粮食总产量110.74万吨,比上年下降14.2%。
2018年,全州林业稳步发展。围绕百姓富、生态美建设美丽黔南,全州林业生态建设取得了新成效。通过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植被恢复造林等国家林业工程、项目,共投入林业建设资金88.12亿元。完成营造林91.36万亩、义务植树277万株;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项目2万亩(投资3200万元);石漠化综合治理中林业营造林16.57万亩;全州2474.29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管护;国家级生态公益林725.21万亩、地方生态公益林638.25万亩得到补偿。
2018年,全州畜牧业平稳发展。畜牧业增加值完成50.66亿元,同比增长5.1%。其中,肉类总产量23.05万吨,同比增长3.8%;猪出栏数198.01万头,同比增长3.5%;牛出栏数18.44万头,同比增长4.4%;羊出栏数25.02万只,同比下降2.2%;家禽出栏数1325.71万只,同比增长5.9%。
全州农机总动力达324.29万千瓦。完成机耕面积34.65万公顷,机播面积1.23万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2018年,全州工业增加值34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0.2%。规模工业企业939户,比上年净增65户。规模以上工业(2000万元以上)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6.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3%。全州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6.9%。
主要工业行业中,医药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非金属矿采选业、金属制品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33.5%、31.9%、27.5%、20.3%、20.0%、20.0%、15.0%。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增长较快。金属切削机床、饮料酒、精制茶、滚动轴承、夹层玻璃、塑料制品、铸钢件、化学试剂、钢结构分别比上年增长137.5%、85.7%、55.3%、54.4%、34.3%、31.6%、26.4%、23.7%、21.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98.73%。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88.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利润总额51.8亿元,比上年增长21.6%。
2018年,全州工业园区新增入园企业265户,建成标准厂房累计达460万平方米,新增工业就业人员16000人。
2018年,全州建筑业增加值124.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4%;资质内建筑企业总产值197.04亿元,同比下降9.1%。商品房销售面积744.3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6%;商品房销售额362.99亿元,同比增长22.1%。
四、固定资产投资
2018年,全州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13.7%,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8.1%。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其他采矿业,渔业,土木工程建筑业,机动车、电子产品和日用产品修理业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分别增长9657.1%、1987.0%、656.8%、330.4%、271.4%。
五、国内、外贸易和物价
2018年,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7.55亿元,比上年增长8.3%。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17亿元,增长8.1%;乡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9.38亿元,同比增长10.4%。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27.99亿元,增长12.0%;商品零售259.56亿元,增长7.9%。
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185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2%。居民消费价格保持平稳。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9%。在监测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项目中,有7类上升、1类下降。其中,教育文化和娱乐上升4.0%、居住上升2.9%、医疗保健上升2.7%、食品烟酒上升2.3%。
六、交通运输和邮政
2018年,全州扎实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三都至荔波、荔波至榕江、罗甸至望谟等高速公路143公里,州境内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1000公里大关,通车总里程居全省前列。完成普通国省干线改造231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1128公里。建成脱贫攻坚“组组通”公路5860公里,全面实现全州30户及以上自然村寨组组通硬化路目标。建成贵定北客运枢纽和三都中和客运站点。建成渡改桥14座、便民码头12座。全州出租车企业69家,拥有出租车4784辆,同比增长18.1%,市民出行难问题基本解决。公交同质化、均等化发展成效显着。80个乡镇开通公交,公交线路达167条,公交车779辆,公交化率达75.5%。全州公路运输累计完成客运量3.19亿人、旅客周转量330.16亿人公里、货运量3.67亿吨、货物周转量508.96亿吨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