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19-04-08 遂宁市统计局
 
九、文化旅游和卫生健康
 
文化服务稳步提升。年末全市文化系统内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5个,文化馆6个,文化站105个,公共图书馆6个。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4个。国有及民营博物馆7个,文物保护管理机构6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处,市级文保单位4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88处。全市国有博物馆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项。全年出版地方报纸2种,出版量1339.89万份;出版期刊1种,出版量0.6万册。年末,全市有线数字电视用户71.31万户。
 
全域旅游蓬勃发展。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971.3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1%;实现旅游收入467.22亿元,增长21.3%。全市纳入统计的A级景区接待总人数为1577.63万人次,门票收入1.46亿元。接待入境旅游者0.03万人次,下降57.71%;实现旅游外汇收入5.29万美元,下降53.17%。2018年末有A级旅游景区13家;星级饭店17家。
 
卫生服务健全提升。年末医疗卫生机构3779个,其中医院73个(民营医院6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79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2.01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73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6962人,注册护士7174人。妇幼保健机构6个,执业(助理)医师151人,注册护士204人;乡镇卫生院104个,执业(助理)医师1101人,注册护士1221人。全年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2009.68万人次,其中医院590.85万人次(民营医院102.42万人次),基层医疗机构1384.63万人次;出院61.24万人,其中医院40.99万人(民营医院8.56万人),基层医疗机构19.32万人;县域内住院率达到66.9%。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3.36/10万、2.5‰和4.1‰。
 
十、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基础设施持续完善。2018年,全市完成市政基础建设投资58.34亿元。中环线玉龙路立交等81个项目进展顺利,通善大桥南半幅建成通车,新增新能源公交车100辆,新建充电设施12座、充电桩194台,规范投入共享单车2.3万辆。圆满完成国家海绵城市三年试点任务,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现场考核。加大“城市双修”力度,九莲洲生态湿地公园、西山城市森林公园完成提升改造实现开园。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4.6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9.5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59平方米。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47.68亿千瓦时,增长10.4%,其中工业用电量21.63亿千瓦时,增长10.3%。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8.66%,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18.46%。全年水资源总量12.68亿立方米。全年平均降水量913.6毫米。全年总用水量9.0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0.7%。其中,生活用水降低22.6%,工业用水降低6.4%,农业用水增长7.4%,生态补水减少5%。人均用水量276立方米,比上年降低0.01%。
 
污染防治成效显现。全年节能环保支出6.4亿元。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分别削减4984.88吨、806.46吨,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削减1189.97吨、269.15吨。全市已淘汰燃煤锅炉129台共309.84蒸吨;整治“散乱污”企业210户;淘汰老旧车、黄标车4710辆,环保检验机动车36385辆。全年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9.6%;国省控地表水监测断面达标率75%,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断面达标率100%。
 
城市绿化稳步推进。全年巩固前一轮退耕还林成果1.83万公顷;完成0.34万亩国有林及107.12万亩集体公益林管护,林业用地面积13.76万公顷,森林蓄积量9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33.48%。完成造林面积0.44万公顷。自然保护区1个。建成高效经济林基地5.08万亩,发展名优花卉苗木产业园1个,建成木本药材基地1200亩。
 
十一、居民生活和民生保障
 
居民收支平稳增长。全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696.9元,比上年增长9.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30.3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工资性收入16541元,增长5.9%;经营净收入6315元,增长6.8%;财产净收入3003元,增长17.3%;转移净收入5971元,增长14.5%。人均消费性支出22639元,增长8.9%。其中,居住支出增长4.6%,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5%,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0.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4.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44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工资性收入4579元,增长6.5%;经营净收入5234元,增长9.4%;财产净收入351元,增长22.3%;转移净收入4679元,增长11.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417元,增长9.5%。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20.1%,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1.9%,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2.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9.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8.6%。
 
社会就业形势良好。年末全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3.14万人,登记失业率3.76%。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0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25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15.88万人,增加8.7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4.52万人,减少1.86万人。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8.83万人,增加3.0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05.70万人,减少4.89万人。
 
社会保障更加完善。年末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2.03万人,增加1.55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0.68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6.02万人,增加1.22万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3.4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8.83万人,增加5.85万人。年末共有3.45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10.63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城镇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均补助水平分别为249.3元/月、171.58元/月。全年农村特困供养对象2.2万人,集中月供养标准500元;分散供养月供养标准400元。全市共有农村敬老院104所,集中供养率34%。养老服务设施总床位数2.66万张。建立社区服务机构1084个。销售福利彩票2.08亿元,直接接受社会捐赠0.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