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遂宁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和市委七届六次、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富民强市“一二三四五”总体战略,着力打造“521”现代产业体系,扎实推动乡村振兴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市经济规模迈上新台阶,经济结构实现新突破,脱贫攻坚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民生保障持续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朝着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省统计局审定,2018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21.3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5.64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565.22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490.53亿元,增长10.3%。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7943元,增长10.4%。
图1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产业结构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1:48.2:37.7调整为13.6:46.3:40.1,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6%,拉动经济增长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3.2%,拉动经济增长4.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1.2%,拉动经济增长3.6个百分点。
图22014-2018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民营经济加快发展。2018年,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763.19亿元,比上年增长8.9%,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1.3%,拉动经济增长5.4个百分点。年末全市民营经济主体达到12.52万户,比上年增长13%,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5.7%,其中私营企业达到2.11万户,增长12%。
市场物价温和上涨。2018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1.6%。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1.5%,衣着类上涨0.7%,居住类上涨2.7%,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信类上涨1.6%,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2%,医疗保健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0.6%。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3.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8%,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比上年上涨2.1%。
人口规模有所减少。年末户籍总户数为139.03万户,户籍人口365.35万人,比上年减少1.2%,其中城镇人口100.57万人,乡村人口264.78万人。常住人口320.18万人,比上年减少1.1%,其中城镇人口160.15万人,乡村人口160.0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02%,比上年末提高1.52个百分点。出生人口39289人,人口出生率8.69‰;死亡人口54361人,人口死亡率5.22‰;人口自然增长率3.47‰。
图32014-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
二、农业
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9.58亿元,比上年增长3.6%。其中:农业总产值138.13亿元,增长4.5%;林业总产值10.76亿元,增长3.6%;牧业总产值122.61亿元,增长2.1%;渔业总产值11.35亿元,增长6.6%;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6.71亿元,增长10.4%。
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38.6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3.02万公顷,减少0.3%,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88万公顷,减少0.4%;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1.82万公顷,增长0.5%。全年粮食产量142.34万吨,比上年增长0.2%,其中,水稻产量44.89吨,增长0.7%。
表12018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畜牧水产稳定增长。全年出栏生猪375.22万头,比上年增长1.4%,出栏牛3.25万头,增长2.2%,出栏羊36.64万头,下降1.5%,出栏家禽2087.22万只,增长0.6%。肉类总产量32.4万吨,比上年增长2.3%,其中,猪肉产量增长2.5%,牛肉产量增长2.5%,羊肉产量下降2.4%,禽肉产量增长0.3%,禽蛋产量增长3.3%。年末生猪存栏228.68万头,比上年下降4.5%。全年水产养殖面积0.6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1%;水产品产量5.41万吨,增长0.9%。
生产条件持续改善。2018年,全市投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46.53亿元,其中水利方面投资29.98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11.02万人,实现新增、恢复灌溉面积5.83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6.3万亩,整治病险水库19座,新建整治各类渠道305.35公里。新增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受益人口11.02万人。建设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综合示范片14.77万亩,完成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8.6平方公里,其中重点治理37.52平方公里。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23.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稳定增长。2018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449.21亿元,增长9.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6%,拉动经济增长4.1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57家,比上年增长6.7%,其中当年新增35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9%。
图42014-2018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工业结构持续优化。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1%,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3.2%。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长2.3%,股份制企业增长8.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5.3%。分五大优势产业看,锂电及新材料产业增长40.2%,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下降7.5%,机械装备产业增长5.5%,油气盐化工产业增长0.4%,食品饮料产业增长12.5%。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17.2%。其中,国有控股工业企业89.53亿元,增长6.7%;股份制企业1223.43亿元,增长16.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68.26亿元,增长37.2%。实现利润总额131.2亿元,增长40.2%。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35.2%,比上年下降3.9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