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拥有各类中小学363所,其中:普通中学112所,普通小学251所。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2.99万人;普通小学在校学生21.81万人。特殊教育学校5所,在校学生372人。幼儿园556所,在园幼儿11.95万人。
全年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1项,登记市级科技成果86项,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24309.8万元。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1143项,其中:发明292项;专利申请授权量669项,其中:发明43项。发放知识产权相关资料6000份,接待群众咨询800人次。
十一、文化、档案、广电、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从业人员755人;文化馆(站)133个,从业人员595人;公共图书馆13个,从业人员172人,藏书101.77万册;艺术表演场馆15个,从业人员1500人。全市创作戏剧作品11部,曲艺、小品45个,歌曲55首。
全市拥有综合档案馆14个,馆藏档案107.44万册;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示范村29个,已建立村级档案室102个。
全年《延安日报》发行349期、3.60万份。电视台共播出电视新闻58242小时;共播广播新闻64018小时。电影公益放映3.2万场次,行政村放映覆盖率100%。全市广电网络县、乡镇覆盖率达100%,数字电视用户达到27.27万户,其中当年新发展3.27万户。全市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4%,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99.68%。
全市共有卫生机构3029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医院、卫生院222个;床位1.32万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26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0万人,其中:医院、卫生院1.26万人。全市拥有村卫生室2412个,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441人。全市共接呼救电话2.2万次,出动急救车辆2.2万辆次,接回伤病人员1.5万人。
全市拥有体育场馆28个,建成全民健身广场1388个,建立了61个全民健身辅导站点,社会体育指导员3927人。全市范围内建成了115条全民健身路径、58个晨晚练点,为群众健身创造了良好条件。全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5万人。全市体育彩票销售网点328个,共销售体育彩票5.89亿元,筹集公益金3200万元。
十二、生态环境保护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81.5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57.36万亩。封山育林24.2万亩,完成历年造林补植面积69.81万亩,全民义务植树1001万株。截至年底,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达到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000平方公里,新增实施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142.3平方公里。
全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发布空气质量信息播报365次,延安环保信息网发布各类信息1565条。全年累计出动环境执法人员18388人次,检查各类企业近3670家次,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510起。持续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和自然保护区勘界立标工作,核实自然保护区遥感监测点位27个。
全年能源消费总量769.6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能耗消费总量21.04万吨标准煤,增长2.5%;第二产业546.68万吨标准煤,增长7.4%;第三产业117.47万吨标准煤,增长2.1%。全市居民生活能耗消费总量84.45万吨标准煤,占全社会能源消耗总量的11%,增长2.8%。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92%,万元生产总值电耗增长2.8%。
十三、人民生活、社会保障和就业
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57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26元,增长8.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6元,增长9.2%。
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88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19万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0.36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31.62万人。
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50%。
全市拥有社会福利院8个,拥有床位1970张;拥有敬老院38个。全年城市低保对象1.58万户、3.30万人,保障标准为555元/月;农村低保对象3.62万户、8.24万人,保障标准为4020元/年。
指标解释:
国内生产总值(GDP)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英文缩写统称为GDP。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企业(单位、个体户)通过交易直接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以及提供餐饮服务所取得的收入金额。个人包括城乡居民和入境人员,社会集团包括机关、社会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委会或村委会等。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通常被用作反映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程度。调查范围主要包括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和服务等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
可支配收入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获得的、可用于最终消费支出和储蓄的总和,即调查户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
注:1、本资料数据为初步统计或月快报数据;
2、生产总值、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总量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
3、粮食总产量为省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数据评估认定的数据,增速按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调整后数据计算。
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注册地在延安的工业法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