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全年公路客运量2049万人,比上年下降12.5%;公路货运量23826万吨,增长1.1%。
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39.27万辆,比上年增长18.1%,其中个人汽车31.63万辆,增长19.1%。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拥有量30.28万辆,增长17.9%,其中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28.83万辆,增长19.3%。
全年邮政营业收入3.8亿元,增长10.6%。电信业务总量(收入)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6.9%。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30.44万户,比上年下降8.5%;移动电话用户数279.82万户,比上年增长6.7%。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收入294.72亿元,比上年增长7.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2.65亿元,增长8.2%。在地方财政收入中,增值税增长1.1%,企业所得税增长1.8%,个人所得税增长9.9%。财政支出295.79亿元,下降0.6%。全年33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70亿元,惠及100%城乡居民。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人民币口径,下同)2113.6亿元,比年初增加160.65亿元,增长8.2%,其中住户存款余额为1030.5亿元,增长10.3%。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801.95亿元,比年初增加236.36亿元,增长15.1%。其中,短期贷款余额530.38亿元,下降1.3%;中长期贷款余额1186.48亿元,增长20.8%。
2018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标
年末数
比上年末增长%
各项存款余额
2113.60
8.2
其中:住户存款
1030.50
10.3
非金融企业存款
721.53
16.0
各项贷款余额
1801.95
15.1
其中:短期贷款
530.38
-1.3
中长期贷款
1186.48
20.8
全年实现保费收入53.63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财险保费收入23.96亿元,增长13%;寿险保费收入29.67亿元,增长6.2%。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已达46家。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普通高等教育学校5所[6];全市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8所,其中普通中专14所,职业高中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教育学校1301所,其中,普通中学181所(高中29所,初中142所),小学641所,幼儿园473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工读学校1所。
全市普通高等学校专职教师3000人,在校学生6.03万人,招生学生数1.66万人,毕业生数1.55万人。
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808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3084人,其中,高中4135人,初中8949人。
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5.29万人;普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0.94万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6.88万人(高中在校学生5.54万人,初中在校学生11.3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30.37万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63万人,特殊教育学生1716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562人)。
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9.82%。
2018年全市各级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指标
单位
招生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生数
各类中等职业学校
人
16270
52921
16873
普通中学
人
58202
168794
52306
高中
人
18333
55412
19061
初中
人
39869
113382
32435
小学
人
55359
303735
40243
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1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68家。全市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1个,其中国家级1个;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4家。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
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4997件,发明专利授权量659件。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1359项。技术市场合同交易23.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7件。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面启动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大禹文化活动中心项目获批立项,文化馆二期工程建设即将完工。送戏下乡1026场,放映农村公益电影11231场。加速推进20个共享书屋和20个阅读点建设;推出“好书大家读”活动,举办全市读书朗诵大赛;开展“我们的节日”文艺汇演290余场;开展“温馨蚌埠·欢乐珠城”系列群众文化展演。开展全市广场舞展演,2支广场舞代表队入围全省广场舞展演并获奖。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场馆开通免费无线上网服务,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文化场馆无线网覆盖率达45%。做好安徽省第十四届运动会和第七届残运会开闭幕式文艺演出工作并取得圆满成功。中国(蚌埠)花鼓灯艺术交流展演周推出“艺术家走基层”“精品节目展演”等7个板块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