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年末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4个,国家检测中心2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5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3.94万台(件),比上年增加2.12万台(件)。全年监督抽查产品58种,完成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企业1389家,比上年增加362家。
全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本专科招生2.45万人,在校学生8.38万人,毕业生1.98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4314人,在校生12093人,毕业生2835人。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不含技工学校)11所,在校学生1.89万人。普通中学111所,在校学生10.29万人,毕业生3.06万人。小学113所,在校学生15.35万人,毕业生2.34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100%。全市共有幼儿园253所,比上年增加9所;在园幼儿7.97万人,比上年增加0.29万人。
表7各类教育学校、招生和在校生情况
十、文化、旅游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8个,公共图书馆9个,文化站59个,博物(纪念)馆14个,美术馆2个。年末有线电视总用户75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72万户。年末拥有省级以上重点保护文物单位67处,其中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3处。2018年建成省级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246个(总数665),农村文化礼堂251个。实施文化广场提升工程,完成30个镇(街道)和37个村(社区)文化广场提升任务。开展“文心”系列公益活动526场。举办全民艺术普及活动528场,送戏下乡565场,送电影下乡7687场。开展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15场。1家农家书屋获评“全国示范农家书屋”、1名管理员获评“全国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凤凰新华镇江分公司漫书阁店入选2018江苏省最美书店。
年末全市拥有A级景区38个,其中5A级景区2家,4A级景区7家,3A级景区14家。拥有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省星级乡村旅游区101家。拥有星级旅游饭店30家,其中五星级宾馆3家;拥有旅行社112家,其中星级旅行社35家。全年接待境内外游客6554.2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8%;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34.46亿元,增长13.6%。接待国内游客6546.70万人次,增长9.8%,实现国内旅游收入923.77亿元,增长13.6%。接待入境过夜游客7.57万人次,增长8.8%;其中,外国人5.94万人次,增长9.9%;港澳台同胞1.63万人次,增长4.9%。旅游外汇收入0.94亿美元,增长10.4%。
十一、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医疗卫生机构)972个,其中医院50个、卫生院4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个,妇幼保健机构7个,村卫生室308个。卫生机构床位15623张,其中医院、卫生院13163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511张。年末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1080人,其中执业医师及执业助理医师8200人,注册护士9183人。全市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全年总诊疗2445.96万人次。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技术人员322人,妇幼卫生保健机构卫生技术人员1548人。
年市区新建5个体育小公园、15个乡镇(街道)多功能运动场、70条健身路径、6个笼式足球场、完成安装80张室外乒乓球桌、15副篮球架。全年共组织开展有影响的全民健身活动和比赛300余场次。承办了第九届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句容赛段)、镇江国际马拉松等9项国际、国家级竞技类体育赛事,承办了5项省级青少年竞赛,举办市级比赛21项次。年末共有注册教练员111人,运动员1137人。全年参加省级以上竞赛共获得41枚金牌、37枚银牌、61枚铜牌。全市拥有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17所,开展校园足球活动的特色幼儿园62所,其中省级12所,市级50所。
十二、城建、环保
2018年镇丹高速、句容西部干线建成通车,南沿江高铁、宁句城际轨道交通、高铁南站优化提升工程正式开工,连淮扬镇铁路镇江段、五峰山过江通道及其接线高速公路加快推进;长江南京以下12.5米深水航道工程镇江段全面完成。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加大,全年共安排财政资金3亿元,推进中营等五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危房和空斗墙房屋改造2.37万平方米,市区完成棚户区改造7024户。城市公用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市区建设市政燃气管道79公里,改造老旧燃气管道83公里,完成上党液化天然气储配站二期扩建工程;新建污水管网约10.63公里,完成农村供水管网改造约38.03公里;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电网侧储能电站群。农村环境持续改善,提档升级农村公路200公里,改造农桥20座,新增81个美丽宜居村,基本建3个省级特色田园乡村成。
全市实施大气污染防治项目411项,燃煤锅炉整治10项。整治建筑工地161家、重点排污企业69家,分类治理“散乱污”企业(作坊)7811家,对172家企业分类实施错峰生产。全年PM2.5平均浓度5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1.8%;空气优良天数达标率64.4%,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大力推进水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整治入河排口215个,实施61个年度水污染防治项目和28个治理太湖项目。全年治理畜禽规模养殖场585家,其中已关闭198家,规模养殖场治理率达到95.0%。长江镇江水域非法采砂全面禁绝,完成江心洲水源地达标建设,长江豚类自然保护区问题整改到位。完成四明河等5条黑臭水体治理任务,全市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III比例分别为87.5%、90%。
十三、人口、就业
年末常住人口319.64万人,比上年增加1.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27.72万人,城镇化率71.2%。全年常住人口出生率8.05‰,死亡率7.02‰,自然增长率为1.03‰。在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4.2%,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年末户籍人口270.78万人,比上年减少0.12万人,其中男性133.68万人,减少0.18万人;女性137.10万人,增加0.06万人。
年末从业人员194.82万人,比上年增加0.32万人,其中第一产业22.86万人、第二产业85.12万人、第三产业87.84万人。全年新增城镇就业8.35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3.4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0.9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全年新增登记注册私营个体从业人员22.46万人,其中私营企业12.78万人、个体工商户9.6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