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20-03-10 上海市统计局
 
八、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式设立,落实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出台管理办法,完善体制机制,制定实施特殊支持政策,推动重大改革优先在新片区试点、重大项目优先在新片区布局、重大政策优先在新片区适用。新片区新设企业4025家,签约重点项目168个、总投资821.9亿元。
 
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市场准入管理新体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9年版)》正式印发实施,共列入事项131项,相比2018年版减少了20项,放开一批有含金量的措施,移出部分不符合清单定位的措施,持续推动缩短负面清单长度。服务“一带一路”的桥头堡作用持续发挥。目前,浦东企业在新加坡、捷克等3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近454个项目,中方投资额达74.2亿美元。
 
金融市场体系日益完备。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不断拓展,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成为境外融资、结售汇便利化等许多重要金融改革的基础。截止12月底,累计开立FT账户13.1万个,全年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38112亿元,比上年增长49.4%,占全市39.0%;跨境人民币境外借款总额42.63亿元,增长6.9倍。
 
政务服务更加高效透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超市、药店、便利店等14个行业全覆盖实现“一业一证”改革,平均办理时间缩短约90%。注重放管结合,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加强协同监管、集约监管、信用监管,目前发出《行业综合许可证》40张,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表142019年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主要经济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九、城市基础设施和房地产
 
全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比上年下降2.6%。其中,电力建设投资下降21.2%;交通运输投资下降13.5%;公用事业投资下降14.6%;邮电通信投资增长33.9%;市政建设投资增长23.9%(见表15)。
 
表152019年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增长速度
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至年末,全市公交专用道路长度395.8公里。完成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景观灯光提升改造。完成120.5公里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完成126.3公里燃气隐患管网改造及15.8万户立管改造。
 
全市自来水供水能力为1250万立方米/日,与上年持平。全年供水总量为29.79亿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5%;售水总量为23.99亿立方米,下降1.5%。其中,工业用水量、生活用水量分别为4.04亿立方米、19.95亿立方米,分别下降6.7%和0.4%。全年全市用电量1568.58亿千瓦时,增长0.1%(见表16)。至年末,全市家庭液化气用户215万户,下降10.3%;家庭天然气用户733万户,增长4.8%。
 
表162019年公用事业主要指标及其增长速度
上海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上年增长4.9%。其中,住宅投资增长4.1%;办公楼投资下降0.5%;商业营业用房投资下降0.9%。商品房施工面积14802.97万平方米,增长0.9%;竣工面积2669.67万平方米,下降14.3%。商品房销售面积1696.34万平方米,下降4.0%。其中,住宅销售面积1353.70万平方米,增长1.5%。全年商品房销售额5203.82亿元,增长9.5%。其中,住宅销售额4457.16亿元,增长15.4%。全年二手存量房买卖登记面积2099.00万平方米,增长36%。
 
大力推进旧区改造,完成中心城区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房屋改造55.3万平方米、受益居民2.9万户;完成1184万平方米三类旧住房综合改造,受益居民约20万户;完成104万平方米各类里弄房屋修缮改造;完成624幢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计划立项,完工运行131台。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10.1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12.8万套。全年新增供应各类保障房6.3万套。
 
十、城市信息化
 
全年实现信息产业增加值4094.6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信息服务业增加值2863.12亿元,增长15%。
 
至年末,千兆接入能力覆盖家庭数达到95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59万户。光纤到户能力覆盖家庭数达959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万户。家庭宽带用户平均接入带宽达181M,比上年末增加42M。4G用户数达3583万户,比上年末增加331万户。城域网出口带宽21860GB,比上年末增加5768GB;互联网国际出口带宽4777GB,比上年末增加1213GB。IPTV用户数达557万户,比上年末增加159万户。全国首次跨省5G视频通话实现互联,年内完成建设16672个5G宏基站,14614个5G室内小站,实现5G网络中心城区和郊区重点区域全覆盖。以行业示范应用带动5G产业链、业务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在智能制造、健康医疗、智慧教育等十大领域推进234项5G应用项目。加快部署新型城域物联专网,至年末,智能传感终端累计超过50万个。
 
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实现新突破。“一网通办”总门户接入事项达到2261个,线上办事651万件。审批事项提交材料和办理时限分别平均减少52.9%和59.8%,全市通办事项和业务流程再造事项分别新增177个和105个。
 
十一、教育和科学技术
 
至2019学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学校64所,普通中等学校929所,普通小学698所,特殊教育学校31所。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有所增加,毕业生数有所减少(见表17)。全市共有49家机构培养研究生,全年招收全日制研究生5.60万人,在校全日制研究生16.49万人,毕业全日制研究生4.52万人。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保持在99.9%以上,高中阶段新生入学率达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