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10-01-05 佳木斯市统计局

五、国内贸易

城乡消费品市场旺盛。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7.5亿元,比上年增长22.5%,增幅提高3.9个百分点。分城乡看,市、县、县以下的消费品零售额分别实现1088987万元、217813万元和168619万元,分别增长22.9%、21.4%和21.1%。分行业看,批发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97154万元,增长20.8%,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1047052万元,增长21.3%,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零售额212844万元,增长30.9%。从商品类别看,食品类(吃)零售额实现559525万元,比上年增长22.5%,所占比重为37.9%;衣着类(穿)零售额实现294105万元,增长22.5%,所占比重为19.9%;用品类(用)零售额实现529160万元,增长24.3%,所占比重为35.9%;燃烧类(烧)零售额实现92630万元,增长13.5%,所占比重为6.3%。

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中,金银珠宝类增长7.2%,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79.8%,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34.4%,化妆品类增长39.1%,日用品类增长54.1%。

六、对外经济

外贸在逆境中寻求发展。据海关统计,2008年,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1825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4%。提前两年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其中,出口完成19233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9%,进口完成2592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664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9.5%。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1547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3.1%,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141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18.2%,边境贸易进出口完成31669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8%,其他贸易进出口完成304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19.1%。从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683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6.6%,外资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1593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8%,集体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4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7.5%,私营企业完成进出口总额2098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8.9%。贸易主体不断壮大,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59户,比上年增加7户,私营企业超过97%,其中超5000万美元17户,超亿美元6户。贸易方式由单纯的边境贸易向贸易与合作相结合转变,一般贸易份额占比超过70%;出口名牌战略取得突破,七彩毯业的“七彩”牌被评为年度黑龙江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名牌。

市场继续呈现多元化趋势,对俄罗斯以外国家出口增长明显加快,但仍以对俄贸易为主。2008年我市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俄罗斯贸易政策调整等不利因素下,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贸易结构,积极拓宽贸易领域,转变贸易方式,大力发展自主出口品牌,制定和出台发展规划和优惠政策,吸引外贸大户来我市投资,使我市对外贸易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完成对俄贸易进出口总额147172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67.4%。其中,出口完成1228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8.3%,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3.8%;进口完成2437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6%,占全市进口总额的95.3%。全年对欧盟进出口290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70.3%,对亚洲进出口8569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4.2%,对东盟、美国、香港和日本等贸易伙伴分别增长187.6%、88.2%、295.6%和22.8%;对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和拉美洲分别增长135.9%、119.5%、56.5%和119.4%。

2008年,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年国内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高于年初目标77个百分点,增幅位居全省地市第一位;实际利用外资0.4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0%。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年签订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35项,合同金额达106859万美元。其中:劳务合作项目18项,合同金额5093万美元。对俄劳务输出2048人次。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货物吞吐量3203.4万吨,比上年增长7.5%。其中,铁路708.5万 吨,增长10.2%;公路2430万吨,增长7.0%;水运64.9万吨,下降3.0%;航空224.7吨,下降46.0%。全年完成旅客吞吐量3107.5万人,比上年增长5.4%。其中,铁路643万人,下降0.9%;公路2439万人,增长7.0%;水运14.4万人,增长38.0%;航空11.1万人,比上年增长29.1%。年末全市有营运客车1074台,比上年下降1.2%;营运货车9990台,下降0.8%;出租车5198台,与去年持平。

邮电通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6.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4.0亿元,增长11.8%,邮政业务总量2.6亿元,增长13%。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达到60.0万门,比上年下降31.2%;年末本地电话用户67.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67万户,增长19.3%,年末全市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达21.3万户,增长17%;长途光缆总长度8132公里。

旅游业发展加快。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210.8万人,比上年增长20.9%,实现旅游业总收入9.65亿元,增长20.7%。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99万人,增长20.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2亿元,增长2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11.8万人,增长26.9%,创造旅游外汇收入2124万美元,增长26.9%。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总收入12.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38.2%。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1亿元,增长35.7%,主体税种中,增值税完成19811万元,增长16.7%;营业税25046万元,增长48.3%。地方财政总支出72.6亿元,比上年增长32.5%,其中一般预算支出70.7亿元,增长32.4%。

金融运行平稳。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2.3亿元,比年初增加84.4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52.5亿元,增加4.4亿元;储蓄存款余额340.6亿元,增加62.1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15.7亿元,比年初增加24.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39.2亿元,减少2.2亿元;中长期贷款余额59.4亿元,增长15.9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回笼2.8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10.2亿元,比上年增长39.5%,其中,财产险收入1.4亿元,比上年下降15.2%;寿险收入8.8亿元,比上年增长54.8%。全年赔付金额4.4亿元,比上年下降41.3%,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9716万元,增长29.9%;寿险赔付金额3.4亿元,比上年下降49.1%。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招生9030人,比上年增长9.2%,在校生28940人,增长5.4%,毕业生8251人,增长6.3%,在校研究生910人,比上年增长13.3%,毕业研究生227人,增长13.5%。成人高等学校招生7106人,比上年增长9.8%,在校生18183人,增长16.2%,毕业生5583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7406人,招生2251人,毕业生1098人。普通中学165所,招生46331人,在校生142161人,毕业生4542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1所,招生4131人,在校生11623人,毕业生3691人;小学449所,招生32462人,在校生197008人,毕业生31159人;特殊教育学校6所,招生32人,在校生470人,毕业生24人;幼儿园193所,在园幼儿3562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