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871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8.8%,高于全省平均增幅31.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27936万美元,增长103.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75.2个百分点,进口完成10780万美元,增长1.3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17156万美元。在外贸进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完成4012万美元,增长75.5%,加工贸易完成735万美元,下降49.1%,边境贸易完成25467万美元,增长28.1%,其他贸易完成8502万美元,增长999%。全年国有企业完成进出口3341万美元,下降47.3%,外资企业完成524万美元,增长127.9%,集体企业完成8965万美元,增长42.9%,私营企业完成25886万美元,增长124.2%。对俄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完成进出口总额3612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72.2%,占全市进出口总额的93.3%,其中,出口完成25857万美元,增长115.9%,占全市出口总额的92.6%,进口完成10267万美元,增长14.0%,占全市进口总额的95.2%。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继续增长。全年共签定合作项目40项,合同金额2796万美元,其中对俄边境劳务合作项目达36项。年内全市共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0户,比上年增长29%,合同外资金额577万美元,与上年持平,实际利用外资金额209万美元,增长5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呈现恢复性增长。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的旅客周转量220471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57.1%,其中,铁路111027万人公里,增长73.4%,公路109089万人公里,增长53.5%,水运355万人公里,增长23.3%。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486306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8.8%,其中,铁路259986万吨公里,增长58.9%,公路134528万吨公里,增长13.4%,水运91792万吨公里,增长268.0%。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88.9万门,比上年增长8.3%,其中本年新增26.9万门,年末固定电话用户53.5万户,下降18.2%,无线市话用户21万户,增长90.9%,移动电话用户69.5万户,增长14.3%,全市电话普及率为58.2%,高出全省平均普及率2.7个百分点。年末全市互联网接入业务用户达134546户。其中,互联网窄带拨号接入业务用户62072户,普通专线用户88户,宽带接入用户72386户。 旅游业继续保持增长。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88.8万人,比上年增长19.3%,其中,接待国内旅游人数85万人,增长18.1%,接待国际旅游人数3.9万人,增长56.0%。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1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其中,国内旅游收入3.5亿元,增长20.7%,旅游外汇收入690万美元,增长54.3%。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0271万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11.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6135万元,增长8.4%。地方财政总支出262199万元,比上年增长20.1%,其中,一般预算支出248897万元,增长15.7%。重点支出得到有力保障,农业、教育支出分别增长68.3%和17.5%,均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增幅。 金融形势稳定。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8.2亿元,比年初增加15.3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33亿元,增加1.2亿元,储蓄存款余额207.6亿元,增加8.7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04.4亿元,比年初减少17.5亿元。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3.3亿元,减少19.4亿元,中长期贷款54亿元,增加0.5亿元,全年累计货币净回笼4.2亿元。 保险事业健康发展。全年保费收入7.4亿元,比上年下降10.8%,其中,财产险收入0.97亿元,和上年持平,寿险收入6.4亿元,下降12.3%。支付各类赔款0.67亿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0.49亿元,增长8.9%,寿险赔付金额0.18亿元,和上年持平。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保持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校2所,招生6461人,比上年增长12.5%,在校生25001人,下降3.7%,毕业生5956人,增长5.6%,在校研究生538人,增长19.6%,毕业研究生114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6895人,在校生10970人,毕业生6024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8443人,招生3731人,毕业生4031人。普通中学190所,招生46065人,在校生155246人,毕业生46396人。小学856所,招生32287人,在校生208859人,毕业生34031人。中等职业学校192所,在校生9974人。特殊教育学校62所,在校生442人。幼儿园127所,在园幼儿36095人。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年末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177人,其中具有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21448人。全年科技经费支出1376万元。取得了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6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0项,"新型高标烟用丝束"、"阻燃电缆"、"S150型掘进机"三个项目通过了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验收,全年共争取各类科技计划项目34项,其中星火计划项目2项,科技攻关项目7项,成果推广项目6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18项,重大区域项目1项。全年落实招商引资科技项目资金1114万元。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艺术、广播影院、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继续较快发展。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8个,文化馆12个,公共图书馆7个,博物馆1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8%,有线电视用户14.2万户,全市图书馆年末藏书62.9万册,全年共接待读者7.7万人次。 卫生工作得到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708个,其中医院、卫生院152个。卫生机构实有床位数7907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实有床位6886张。卫生技术人员10516人,其中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382人,注册护士3261人。妇幼保健院、站18个,实有床位259张,卫生技术人员564人。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4个,实有床位759张,卫生技术人员695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3个,卫生技术人员421人。全市共有乡镇卫生院78个,实有床位829张,卫生技术人员1229人。全市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2013人,其中医生1953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年我市运动员参加省以上比赛共获奖牌125枚,其中参加世界级比赛获1枚金牌、1枚银牌;参加全国比赛获5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参加全省比赛获31枚金牌、43枚银牌、40枚铜牌。全年我市共向国家、省运动队输送52名优秀运动员。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年末全市体育人口已达到94万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已发展到592人。 十一、人口和环境保护 人口低速增长。据公安部门户籍统计,全市人口出生率11.4‰,死亡率4.00‰,人口自然增长率7.4‰。年末全市总人口247.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49.2%;农业人口125.7万人,所占比重为50.8%。男性人口12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0.7%;女性人口121.8万人,所占比重为49.3%。0-18岁人口4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9.3%;18-35岁人口78.4万人,所占比重为31.7%;35-60岁人口94.6万人,所占比重为38.2%;60岁以上人口26.6万人,所占比重为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