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2012-05-16 淮北市统计局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年末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3所,在校学生31439人,当年毕业学生7918人。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5所,在校学生35658人,当年毕业学生10646人。普通中学143所,在校学生146588人。其中,高中28所,在校学生48985人;初中115所,在校学生97603人。小学371所,在校学生159286人。幼儿园148所,入园儿童4871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99.6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99.51%,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5.1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94.35%。出台《淮北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建幼儿园23所。市一中第三次荣登“中国百强名校榜”;投资2.7亿元的市实验高中新校区投入使用。

科学研究成果显着。年末有县以上政府部门属科技机构1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559人。全年新增安徽宝迪畜禽副产物综合利用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认定酶工程、铝加工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新建国家和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新认定农村科技服务组织9家。全年共取得重大科学技术成果32项,其中23项达到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水平。1个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个项目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科技成果有《综放开采顶煤放出理论与厚煤层开采围岩控制技术及应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扩成井快速钻井法凿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年技术合同交易额6183.3万元,进入全省前六位。

知识产权工作扎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顺利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考核验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新增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家,市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1家。精心开展专利进园区活动,专利申请量大幅提升。当年申请专利874件,增长135%,增幅位居全省第一。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09件,增长127%,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实现专利授权434件,增长72.9%,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3件,增长95.5%。

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年末全市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家,市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21家,其中省级11家。新增国家重点新产品2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1个,省重点新产品4个。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121.9亿元,增加值31.2亿元,增长70.9%和37.7%,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6位和第2位。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共有各级档案馆6个,馆藏档案资料45.4万卷(件、册),库馆总建筑面积8265平方米;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5个,公共图书馆5个,博物馆5个;广播电台1座,中波发射台和转播台1座,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用户15.46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8.5%,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5%。全年共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场次,群众性文化活动82次,专业文艺团体演出258场次,各类表演团体送文化下乡803场次,创作剧(节)目4个。成功举办“激情广场·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歌咏活动;新体育场、市矿山博物馆建成使用,市图书馆、文化馆、方志馆免费向市民开放;柳孜运河码头遗址和汴河遗址百善老街及柳孜码头段进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卫生事业不断加强。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78个(含村卫生室),床位11166张,卫生技术人员11180人。其中医院89个,床位8709张,卫生技术人员7626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2621人;乡镇及街道卫生院28个,床位1188张,卫生技术人员1248人,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551人;村卫生室308所,执业医师及助理医师91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障覆盖率超过95%,122万人参加新农合、52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完成免费婚检3.5万人,补助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1.6万人,免疫规划接种率达到90%以上。39家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307所村卫生室实行一体化管理。市人民医院被安徽省确定为区域性医疗中心。

体育事业成绩显着。我市运动员在省级以上各种重大比赛中共获得21枚金牌、22枚银牌、17枚铜牌。成功举办了中小学生篮球、乒乓球、足球、射击、游泳、羽毛球等比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保持低速增长。全年人口出生率12.05‰,人口死亡率4.67‰,人口自然增长率7.3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21.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6万人,农业人口125.8万人。年末常住人口212万人;人均受教育年限8.66年;城镇化率55.7%,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76元,比上年增收2685元,增长17.7%;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12803元,增长31.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37.3%,衣着支出增长29.7%,居住支出增长80.5%,交通通讯和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分别增长23.8%和10%,家庭设备用品支出下降7.1%。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5.8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家庭拥有彩色电视机117台,电冰箱97台,空调器119台,移动电话164部,淋浴热水器85台,照相机18架,家用电脑67台,家用汽车6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13元,比上年增收976元,增长18.3%;人均生活消费支出4224元,增长8.8%;其中食品支出增长8.5%,衣着支出增长14.3%,交通通讯支出增长15.4%,娱乐教育文化支出增长22.8%,居住支出下降24.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39平方米。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3万人,比上年增加1389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4.1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5177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1.7人,增加7070人。率先在全省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五保供养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246元提高到29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1000元提高到1260元;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从每人每年1900元提高到3500元。全年共有67557城镇居民和40192农村居民得到政府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累计保障城市低保对象82.4万人次,支出资金1.884亿;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9.4万人次,支出资金5089.9万元。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工作,全年救助流浪乞讨人员1086人次。年末全市共有各类社会福利院所48个,床位5166张,收养各类人员4633人。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8405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130万元。

十二、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创城水平显着提升。2011年是创城工作重视程度最高、资金投入最大、群众受益最多、社会参与最广的一年,全年累计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8亿元。完成75个老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建成桓谭公园、时代公园“清风苑”;实施道路、公园、广场绿化,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淮海东路、沱河路等15条骨干路网开工建设,方安路、古城东路、惠苑东路、南湖路北段建成通车,梧桐北路、宿丁路全面改造完成;铺设人行道15.2万平方米,人民路、相山路等10余条主干道全部改造为沥青路面;铺设供水、供气管网41.8公里,城市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城市亮化工程,开展文明交通行动,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年末城市人均道路面积11.92平方米,城市用水普及率98.58%,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2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4.30平方米,燃气普及率97.40%。荣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奖”和“第二届全省文明城市”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