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04-20 淮南市统计局

淮南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淮南调查队

2022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大力实施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行动计划,奋力推进五大攻坚行动,加快打造“三城三地”,现代化美好淮南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GDP[2]1541.1亿元,比上年增长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8.1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增加值648.9亿元,增长2.3%,其中工业增加值569.1亿元,增长2.1%;第三产业增加值734.1亿元,增长1.4%[3]。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10.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7.6%。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0802元,比上年增加3453元。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302.7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 62.05%,比上年提高 0.14个百分点。

全年城镇实名制新增就业 3.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 1.2万人。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 1.9%,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3.0%,工业品价格上涨 2.2%,服务项目价格上涨 0.7%。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 2.6%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新动能加快成长。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7.8%,增幅高于规模以上工业 17.3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 21.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 13.5%,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 17.1%。全年高技术产业投资 [4]比上年增长 64.3%。全年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限上商品零售额 8.7亿元,同比增长 20.3%,高于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速 17.6个百分点,占全市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 4.6%提高到 5.4%

发展活力不断显现。全年全市新增各类市场主体 4.3万户,其中企业 1.1万户,个体户 3.2万户。年末,全市市场主体达 28.7万户,同比增长 16.1%,其中民营企业 6.3万户,同比增长 17.8%。全市省级及以上园区规上工业企业 408户,净增 82户;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22.6%,比上年提高了 5.8个百分点。

二、农业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53.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0.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 21.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 0.03%;水稻种植面积 28.1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0.08%;油料种植面积 1.3万公顷,增长 3.3%

全年粮食产量 317.7万吨,增长 0.2%。其中,夏粮 120.3万吨,增长 0.9%;秋粮 197.4万吨,下降 0.2%。油料产量 3.5万吨,增长 0.3%。蔬菜产量 93.1万吨,增长 3.4%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市生猪存栏 66.5万头,比上年增长 4.2%;全年生猪出栏 123.1万头,增长 4.9%。肉类总产量 19.8万吨,增长 4.7%,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12.8万吨,增长 3.1%。全年水产品产量 18.6万吨,比上年增长 3.1%。禽蛋产量 11.6万吨,增长 5.0%。牛奶产量 1.3万吨,增长 3.1%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468.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91.1%。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295.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 0.3万亩。

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830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0.5%。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 0.8%,股份合作企业下降 2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1.9%。分门类看,采矿业下降 1.5%,制造业下降 2.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12.4%。分行业看,重点监测的 36个工业大类行业有 18个增加值保持增长。煤电行业增加值增长 1.5%,非煤电行业增加值下降 1.9%,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 21.7%,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20.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7.8%

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原煤增长0.9%,洗煤增长3.6%,发电量下降0.3%,合成氨增长13.6%,化肥增长5.2%,乳制品增长10.1%,化学药品原药增长32.5%,纯碱增长10.3%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全市煤炭产能6260万吨。火力发电装机容量1555万千瓦,可再生能源131.0万千瓦。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743.3亿元,比上年增长 8.3%。分门类看,采矿业增长 15.8%,制造业下降 5.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2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74.0亿元,同比增长 44.4%。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5.81元,比上年减少 0.28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4.25%,同比提高 1.07个百分点。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81.1亿元,比上年增长 3.1%。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317家,比上年净增 99家。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490.9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 114.4万平方米。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48.9亿元,比上年下降2.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82.1亿元,下降1.2%;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38.8亿元,下降1.2%;金融业增加值105.2亿元,增长8.3%;房地产业增加值87.5亿元,下降5.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266.4亿元,增长4.6%。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1.2%,利润总额增长8.1%

全年货物运输量 21384万吨,比上年增长 1.0%;旅客运输量 658万人,下降 51.8%;公路货运周转量 69.8亿吨公里,下降 0.5%;公路客运周转量 3.5亿人公里,下降 56.0%;水路货运周转量 552.4亿吨公里,增长 7.1%;港口吞吐量 1177万吨,增长 3.3%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拥有量48.3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1%其中私人汽车42.0万辆、增长6.9%。民用轿车拥有量25.1万辆、增长6.4%全市公共汽车1725辆,其中新能源公交1302辆。全年新增一级公路16公里,到2022年末,全市公路里程952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1公里、一级公路199公里、二级公路542公里。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0.7%邮政行业业务总量12.1亿元,增长1.7%快递与邮政快递包裹业务量9158.3万件,增长9.5%年末全市电话用户总数332.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308.4万户,增长2.2%5G移动电话用户95.6万户,增长56.2%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16.0万户,增长11.2%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83.1亿元,比上年增长 2.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618.2亿元,增长 4.6%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264.9亿元,下降 3.8%。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 779.1亿元,增长 2.1%;餐饮收入 104亿元,增长 0.5%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类增长 6.7%,肉禽蛋类增长 21.5%,服装类增长 1.7%,金银珠宝类下降 15.2%,日用品类增长 15.5%,书报杂志类增长 16.0%,中西药品类增长 21.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 4.9%,家具类增长 3.1%,通讯器材类下降 13%,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 18.7%,汽车类下降 3.7%,石油及制品类下降 7.4%

六、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9.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8%,民间投资下降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11.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9.1%,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9%。社会领域投资增长54.4 %,其中卫生投资增长129.9 %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219.9亿元,比上年下降18.9%商品房销售面积208.1万平方米,下降32.1%商品房销售额129.5亿元,下降32.5%年末商品房待售面积48.2万平方米,增长15.5%

全年新开工重点项目207个、竣工86个。芯视佳硅基OLED微显示器生产项目、淮南英众智能电子终端项目、年产20万吨二次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及配套原料、S16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寿县刘岗至保义段、G328寿县至霍邱一级公路改扩建工程等项目开工建设,淮南高新区产业园二期、贝可智能显示终端、淮南高新区“双创”综合服务中心、寿县达因汽车空调压缩机生产项目、淮南卫生学校山南职教园区新校区等项目竣工。

七、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 1198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18.8%,其中出口 116394万美元,增长 23.7%;进口 3487万美元,下降 49.1%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新批/备案外商投资项目10个,比上年增长42.9%,合同利用外资12013万美元,增长15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3222万美元,增长32.4%

八、财政金融

全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3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比上年增长13.4%,其中税收收入75.6亿元,增长12.7%[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9.5亿元,增长7.9%,其中十三大类民生支出248.9亿元,同比增长5.3%。从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项目看,教育支出增长4.1%;科学技术支出增长12.6%;卫生健康支出增长7.3%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全市直接融资总额 125.3亿元,比上年下降 44.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 2967.8亿元,比年初增加 357.1亿元,增长 13.7%。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 2189.8亿元,比年初增加 266.6亿元,增长 13.9%

年末全市债券市场融资余额508.2亿元,同比下降7.0%,其中中期票据余额219.8亿元,企业债余额126亿元。当年100家企业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年末,全市有1家公司在主板上市,1家公司在创业板上市,4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594家公司在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62.9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财产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21.3亿元,增长11.7%人身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41.6亿元,下降1.7%赔款和给付26.1亿元,增长5.3%其中,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15.2亿元,下降4.3%人身险业务赔款和给付支出10.9亿元,增长22.5%

九、居民收入消费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353元,比上年增长4.8%。人均消费支出21625元,增长4.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22元,比上年增长6.1%。人均消费支出14849元,增长5.5%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 39.8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 151.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31.3万人,全年为 0.5万名失业人员发放了不同期限的失业保险金。全年参加工伤、生育保险人数分别为 34.6万人和 32.9万人。年末全市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 268.3万人。

年末, 1.7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8.6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 1.9万人。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各类中等职业教育(不含技工学校)在校学生4.3万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6.0万人;义务教育在校学生36.1万人;幼儿园在校学生9.0万人。学龄儿童小学入学率和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均为100%;高考录取2.3万人。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共有高新技术企业252家,全年高新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222.0亿元。全年全市有效发明专利3782件,上年增长23.1%全年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2项,其中,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年末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2个,国家级工程实验室 3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7个,省级实验室 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55个;国家级、省、市创新型(试点)企业 143家。

年末全市有获得资质认定的检验检测机构 59个,其中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1个;法定及授权计量检定技术机构 7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 10.96万台(件)。全年制定、修订地方标准 2项。年末,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0个。

十一、文化、卫生健康和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 9个,博物馆 10个,公共图书馆 10个,文化站 91个,村(社区)建成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1085个。广播覆盖率和电视覆盖率均为 100%。《淮南日报》、《淮河早报》全年共发行 1367万份。

年末全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678个,其中医院82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6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9个,其他卫生机构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卫生院8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68个,村卫生室849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8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0个,卫生监督所(中心)7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1.7千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2千人,注册护士10.2千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2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1.3千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19.8千张。中心血站1个,全年共有2.4万人次参加了无偿献血。全年医疗卫生机构共诊疗1505.6万人次。

淮南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年末全市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90个,床位23.8千张,收养各类人员7.7千人。不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1309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个,社区服务站1104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0.4千张。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1385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4847万元。

全年在省级各项比赛中,我市运动健儿获金牌 34枚,银牌 27枚,铜牌 44枚。开展了 2022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举办了淮南市第九届新年登高活动,纪念毛泽东同志题词 70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淮南市田径公开赛、寿县古城墙健身徒步大会等 14项次重大活动。

十二、资源、环境和应急管理

全市已发现的矿种有煤炭、煤层气、高岭土、石灰岩、白云岩等12种,查明资源储量已上表统计的9种,其中能源矿种3种,非金属矿种5种。全年开展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7项。已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地5个,省级自然保护地5个。全年人工造林面积1490公顷。

全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 2791公顷,比上年增长 64.1%。其中,工矿仓储用地 441公顷,房地产用地 220公顷,基础设施等其他用地 2130公顷。

全年全市供水总量 20.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 19.9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量 0.4亿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 20.9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 11.6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量 6.1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 2.0亿立方米。

年末全市有市、县级环境监测站3个。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79.5%,比上年提升4.7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41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2.4%PM10年均浓度66.4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6.9%。全市地表水达到或好于类水体比例87.5%

全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 1062.05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 17.82万吨标准煤,下降 1.7%;单位 GDP能耗下降 3.6%

全年全市亿元 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 0.012人,比上年下降 14.3%;道路交通万车事故死亡人数为 2.27人,下降 0.87%;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 0人。

注:

[1] 本公报中数据主要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 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3] 三次产业划分标准: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4] 高技术产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等六大类高技术制造业和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等九大类高技术服务业。

[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是将2022年和上年新老政策增值税留抵退税返加回收入计算的同口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