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宣武区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12-28 北京市统计局

宣武区统计局

2001年1月15日

2000年,全区各族人民在宣武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区委八届五次会议精神,继续深化改革,合理调整结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新财税体制运行平稳,实施“城建带动”战略,完善我区城市功能,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实现。但进一步启动需求的任务仍很艰巨,经济结构调整难度依然很大。

一、综合

初步统计,2000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25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中央、市属单位增加值106.6亿元,比上年增长9.9%,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5%;区属及无主管单位增加值18.4亿元,比上年增长2.9%,贡献率为5%。全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3304元,比上年增长9.1%。

财政收入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4.5%;预算支出12亿元,比上年增长9.1%。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6.1%。

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不含市属单位)52.57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6%。

年内新批三资企业16家,投资总额574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87.1%。全年出口商品交货额2094万元,比上年增长1.4倍。

二、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稳步提高。全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8.8%,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2.8%。

(一)工业

受全市工业快速发展和效益回升的拉动,我区工业形势趋好,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9.3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7.9%。

(二)建筑业

全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全员劳动生产率61320元/人,比上年增长1.4%。

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是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全年实现增加值89亿元,比上年增长9.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1.2%,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7.2%。

(一)国内贸易

商品市场运行平稳。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按结构分类情况如下:

全年社会商品购进总值283亿元,销售总值297.3亿元,商业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大中型企业销售收入243.1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利润总额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

(二)财政金融

财政收支平衡,预算执行情况良好。全年财政收入突破10亿,达到10.15亿元,比上年增长4.5%。其中:各项税收收入9.7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全年预算支出12亿元,比上年增长9.1%。

金融形势稳定,存款增势减缓,货币流动性进一步加强。2000年末,驻区国有银行各项存款余额419.2亿元,比年初增长2.7%,增幅比上年回落14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35.3亿元,比年初增长3.3%,增幅比上年回落8.5个百分点。各项贷款余额140.3亿元,比年初增长16.7%。货币回笼36.7亿元,比上年增长54.7%。

(三)房地产业

随着国家房改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住房逐步向商品化、市场化发展,下半年,全区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全年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比上年增长30%,增势强劲。但由于上半年受市场低迷的影响,施工面积有所下降,全年房地产施工面积184.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8.4%,其中住宅111.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5.4%。竣工面积75.9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5%,其中住宅56.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7.1%。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额11.9亿元,比上年下降16.8%。销售商品房屋22.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7.2%。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2.1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5.4万平方米。

(四)教文卫体

教育: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地方财政支出中教育事业费1.7亿元,比上年增长15.8%,高于区财政经常性收入5.3个百分点。教育改革迈出了新步伐,进行了中等教育结构的调整,年末,全区共有中小学校89所,比上年减少7所。中小学专任教师4799人。中小学在校学生62623人,比上年下降4.4%。

文化:群众文化活动日益丰富,成功举办了第三届宣武文化艺术节和2000年宣武新春音乐会等大型活动。年末全区有文化馆1个;图书馆1个,馆藏图书24.9万册,比上年增加1.2万册;档案馆1个,馆藏档案资料91912卷(册),比上年增加11027卷(册);文物机构1个,藏品70件;文物保护单位66处,其中国家级2处,市级20处。

卫生:年末全区共有各类医疗机构351个,医院20个,拥有医院病床 3802张,卫生技术人员7461人。平均每千人拥有病床7.0张,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3.8人。

体育:群众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全区体育人口已占60%以上,共有63717名学生参加了达标活动,学生体育达标率为95.3%。完善了“中小学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管理办法”,体育事业产业化、社会化进程加快。

四、固定资产投资与城市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6亿元,比上年增长6.1%。开复工面积20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4%,其中住宅14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5%;竣工面积64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8.6%,其中住宅58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8.9%。

重点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了南北线阁道路拓宽工程,广安大街、宣外大街市政道路工程和万明路变电站工程全面启动;天桥危改区、牛街危改二期已开始动迁,全区在施危改小区13个。

城市管理水平一步提高,城市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拆除违法建设16万平方米,是上年的2.1倍。撤消13个占路市场,投资1989万元新建20个封闭农贸市场,实现了农贸市场全部退路进厅。全年共植树10.5万株,铺草13万平方米,完成绿地20万平方米,全区绿化覆盖率25.4%。加大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和燃煤锅炉改造的力度,有效控制了大气污染。

五、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保持负增长。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3.6万人,比上年略有减少;人口出生率3.7‰,死亡率7.7‰,自然增长率为-4.0‰;计划生育率为99.7%。全区常住人口52.6万人。

就业及社会保障成绩显著。全年安置企业下岗职工4123人,下岗职工再就业率为70.4 %;减少城镇失业人员7236人,失业人员再就业率为82.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0.8%。全区参加养老保险22.7万人,失业保险17.99万人,参加大病医疗统筹17.97万人;保障的社会化程度加深,成立了宣武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实现了养老金社会发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