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发电设备 1156 万千瓦 4.2 金属切削机床 16.53 万台 -13.8 其中:数控机床 2413 台 -10.0 高精度机床 1131 台 -23.3 汽 车 57.37 万辆 -11.0 拖 拉 机 4.33 万台 -8.3 机 车 679 台 -19.5 民用钢质船舶 123.21 万吨 -23.0 由于销售不畅、生产速度回落和部分企业管理不善,企业经济效益下降。1989年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559亿元,比上年仅增长0.2%。产成品积压严重,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由上年的97天延长到108天;平均每百元资金实现的利税,由上年的21.99元下降到19.41元;全员劳动生产率仅比上年提高1.6%;部分产品质量不够稳定,成本上升。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198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00亿元,比上年减少约500亿元,下降1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工作量压缩20%以上。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投资2510亿元,下降9.2%;集体所有制单位投资512亿元,下降28.1%;个人投资978亿元,下降4.3%。在建项目总规模膨胀的势头得到遏制,全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施工项目12.3万个,比上年减少4.3万个;计划总规模9925亿元,减少619亿元;当年新开工项目3.7万个,减少4.1万个。经过清理,全国决定停缓建的投资项目1.8万个,可压缩今后几年的投资675亿元。特别是有效控制了楼堂馆所建设。 在投资总量压缩的情况下,全民所有制单位能源工业部门投资626亿元,仍比上年增长4.3%,所占比重由上年的22.2%上升到24.9%;运输、邮电部门投资339亿元,增长2.8%,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2.2%上升到13.5%,改变了1986年以来投资比重下降的趋势;文教卫生部门投资106亿元,所占比重与上年基本持平。 1989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投资1538亿元(含车船购置),比上年下降2.3%。其中生产性建设投资1053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5.9%上升到68.4%;非生产性建设投资485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4.1%下降到31.6%。更新改造投资780亿元,下降20.5%。 全国建成投产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57个,大中型项目的单项工程128个。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后续能力。全国基本建设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煤炭开采2495万吨,发电装机容量902万千瓦,石油开采1705万吨(包括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天然气开采7.6亿立方米,铁路复线里程318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229公里,沿海港口吞吐能力4885万吨。 由于控制投资规模,建筑业生产下降。全民所有制建筑施工企业全年完成总产值828亿元,比上年下降4.6%;全员劳动生产率为13388元,下降1.5%。不少建筑施工企业任务不足,实现利润减少,亏损企业增加。 地质普查勘探工作取得新进展。1989年完成钻探工作量880万米,新发现或新证实为工业矿床的矿产地300多处,取得重大新进展的勘察矿区近百处。新增探明储量:煤炭125亿吨,铁矿石3.4亿吨,天然气370亿立方米,金矿和非金属矿产探明储量也有大幅度的增长,石油勘探取得新突破。 四、运输邮电 货物运输稳步发展。1989年,由于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和调高客运价格,抑制了部分客流,全年旅客运输量下降,货物运输仍保持增长势头,煤炭等重点物资运输状况得到改善,运输秩序有所好转。 各种运输量如下: 1989年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25552 亿吨公里 7.2 铁 路 10391 亿吨公里 5.2 公 路 3329 亿吨公里 3.4 水 运 11151 亿吨公里 10.7 空 运 7 亿吨公里 -2.8 管 道 654 亿吨公里 0.6 旅客周转量 5928 亿人公里 -4.5 铁 路 3037 亿人公里 -6.8 公 路 2521 亿人公里 -0.3 水 运 190 亿人公里 -6.8 空 运 180 亿人公里 -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