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1988年测绘部门为国家各项经济建设测绘了各种比例尺地图2.6万幅,出版公开版地图307种,总印数达7440万册(幅)。 科技队伍进一步扩大,群众性科技活动逐步开展。1988年全民所有制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960万人(未含社会科学),比上年增长8%。全国县以上全民所有制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5700个,职工110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38万人。全国有85%的乡镇建立了科普协会,会员416万人。 文化事业繁荣。1988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58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227部。有31部影片在国际电影节上获35次奖。全国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6.2万个,艺术表演团体2998个,文化馆2975个,公共图书馆2479个,博物馆893个,档案馆3356个。全国共有广播电台461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645座,电视台422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811座。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206.4亿份,各类杂志出版26.6亿册,图书出版62.8亿册(张)。 八、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88年末全国医院病床达到250.3万张,比上年末增长4.1%。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72.4万人,比上年增长3.2%;其中医生161.8万人(含中、西医师109.6万人),比上年增长9.2%;护师、护士82.9万人,增长15.6%。预防保健工作有所加强,各种传染病、慢性病的预防控制取得新的成效,传染病总发病数比上年下降10.8%。全国有12个省市达到了计划免疫接种指标。卫生监督、监测工作有所加强。但农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仍然存在。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就。1988年我国运动员共获得54个世界冠军,打破和超过33项世界纪录,233次打破138项全国纪录。在第24届夏季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共取得5枚金牌、11枚银牌和12枚铜牌。群众体育活动进一步开展,首届全国农民运动会和城市运动会相继举办。 九、人民生活 1988年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为1119元,比上年增长22.2%;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2%。但由于种种原因,城镇不同居民家庭实际收入有增有减,收入差距有所扩大。据13个城市抽样调查,有34.9%的居民家庭纯因物价上涨造成实际收入水平下降。全年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为545元,比上年增长17.7%;扣除商品性消费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3%。在农民纯收入中,平均每人生产性纯收入493元,增长17.8%。 劳动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就业人数增加。1988年全国城镇安置待业人员361万人。年末全国职工人数为135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9万人。全年职工工资总额2297亿元,比上年增加416亿元,增长22.1%。合同用工制度稳步发展,年末全民所有制单位有合同制职工99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57万人。城镇个体劳动者为63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 城乡人民储蓄增加。1988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38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32亿元,增长23.8%。 城乡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1988年城镇新建住宅1.9亿平方米,农村新建住房8.8亿平方米。 社会福利事业继续发展。1988年全国各类社会福利院床位数达71万张,收养58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9.4%和12%。城乡各种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国家救济达4156万人次。全国已有14.8%的乡镇建立了农村社会保障网络;城市社会服务网络也有较快发展,建立起各种小型、多样社会服务设施74580个。 保险事业迅速发展。1988年各类财产险承保总额达17970亿元,比上年增长18.8%;共有7216万户家庭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各种人身保险投保人数已达15867万人。国内财产险业务共处理赔案262万件,赔款支出43亿元,为受灾的企业、家庭和个人及时恢复生产、经营,安排生活,发挥了作用。 十、人口 1988年全国人口出生率为20.78‰,死亡率为6.58‰,自然增长率为14.2‰。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0961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41万人。现正面临人口生育高峰期,育龄妇女人数逐年增多,完成计划生育的预定任务仍然是极其艰巨的。 注―― 本公报各项数据是年度的初步统计,都没有包括台湾省。公报所列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和各项总产值数据,都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比上年增长速度是按可比价格计算的。 ①国民生产总值是指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以及来自国外的净收入,不包括中间消耗的产品、劳务价值。 ②化肥施用量按折合有效成份100%计算。 ③农村社会总产值包括全部农业总产值。以及农村集体和个体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 ④、⑤均按折合有效成份100%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