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3)
三、交通和邮电业 交通部门依靠改革和挖潜,运输能力不断提高。一九八五年交通运输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完成货物周转量1666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49%。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8125亿吨公里,增长12.1%;公路货物周转量355亿吨公里,增长0.3%;水运货物周转量7572亿吨公里,增长19.5%;空运货物周转量4.15亿吨公里,增长33.4%;输油、输气管道运输周转量612亿吨公里,增长7%。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3.11亿吨,比上年增长13%。 一九八五年交通部门:各种运输工具完成旅客,周转量4248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7.3%。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241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8.1%;公路旅客周转量1543亿人公里,增长15.4%;水运旅客周转量172亿人公里,增长11.7%;空运旅客周转量117亿人公里,增长41%。 邮电通信有较大发展。一九八五年邮电业务总量为2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信函增长17.7%,报刊发行增长2.2%,电报增长25.9%,长途电话增长22%。年末市内电话户数达219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4.4%。 交通邮电部门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铁路运输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9.8%,每台机车平均日产量比上年增长4%,全年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12.3%。地方内河拖轮每马力平均年产量比上年增长7%。邮电通信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43%。但外贸船舶平均在港停泊时间由上年的8.7天延长到11.1天。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仍然紧张。 四、固定资产投资 一九八五年重点建设和企业更新改造进一步加强,管理体制改革有了新的进展。全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75亿元,比上年增加642亿元,增长35%。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652亿元,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327亿元,城乡个人投资496亿元。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加318亿元,增长42.8%;列入基本建设计划考核部分完成882亿元,为调整后计划投资的99.3%。 基本建设投资中,能源工业投资201亿元,比上年增长20.6%;交通邮电投资176亿元,增长51.5%。国家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169个重点项目投资完成227亿元,为计划的101%。上海宝山钢铁总厂一期工程已经建成,进入试生产考核阶段。一批重点煤矿、油井、电站,以及京秦铁路电气化、兖(兖州)石(石臼所)铁路、山东石臼港、京汉广中同轴通信电缆等工程,都已经建成投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基本建设投资完成40亿元,比上年增长82%;十四个对外开放的沿海城市的投资完成1.62亿元,比上年增长39.7%。 一九八五年全部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97个,建成投产大中型项目的单项工程134个。新增加的主要生产能力有:发电机组容量566万千瓦,煤炭开采1513万吨,原油开采1737万吨(包括油田更新改造和其他投资增加的能力),新建铁路交付营业里程359公里,新建铁路复线营业里程231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1103公里,港口吞吐能力5362万吨,机制糖28万吨,原木采运44万立方米,水泥134万吨。其中新增发电机组容量、原油开采能力、铁路电气化里程和港口吞吐能力都是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 现有企业的更新改造进展较快。一九八五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更新改造和其他固定资产投资591亿元,比上年增加149亿元,增长33.7%。其中更新改造投资43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19.7%。机械、电子和轻纺工业更新改造投资已经超过当年基本建设投资。在更新改造投资中,用于增加产品品种和产品产量的投资211亿元,比上年增长61.2%;用于节约能源、原材料和提高产品质量的投资44亿元,比上年增长19.2%。全年施工的更新改造项目7.4万个,全部建成投产4万个,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发展。一九八五年全民所有制建筑业施工的14万多个工程中,已有11万多个工程实行了各种形式的承包责任制。在建的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中约有半数实行投资包干。有些工程设计也开始实行招标承包。一九八五年全民所有制建筑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5.4%,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22.3%,预算内建筑安装企业实现利润比上年增长8.5%。 地质工作取得新成绩。列入国家计划的15种主要矿产新增探明储量已全部超额完成。新增煤矿储量342亿吨,铁矿储量5.8亿吨。新发现和新评价了一批油气田和200多处金属、非金属矿产地。全年完成地质钻探进尺979万米。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城乡市场繁荣活跃。一九八五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7.5%;扣除物价上升因素,实际增长17.2%。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增长30.7%,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增长7.9%。主要消费品的社会零售量同上年比较:粮食增长5.1%,食用植物油增长13.9%,猪肉增长7.6%,鲜蛋增长20%,食糖增长15%,纯棉布增长11.8%,化纤布增长5.3%,针织内衣裤增长9%,呢绒增长16.2%,绸缎增长19.1%,毛线增长26%,手表增长28.8%,自行车增长8.1%,电风扇增长1倍,电视机增长59.9%,录音机增长58.4%,照相机增长55.6%,洗衣机增长69.9%,电冰箱增长1.5倍。 商业体制改革深入开展,商品流通进一步活跃。到一九八五年末,工业品二级批发站已下放513个,占应下放数的86.2%;小型国营零售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企业已改为国家所有集体经营的,转为集体所有制的和租赁给个人经营的共64671个,占小型企业总数的75.4%。城乡集市贸易点由上年末的5.6万个增加到6.1万个。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705亿元,比上年增长50%。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其中:国营经济增长13.6%;集体经济增长18%;个体经济增长1.1倍;其他经济类型增长84.2%;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增长70.6%。 一九八五年物价改革起步顺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市场物价上升幅度较大。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8.6%;零售物价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8.8%。其中因调整和放开农副产品等商品零售价格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5.4%,其他因素影响零售物价总水平上升3.4%。分城乡看,城镇零售物价总指数平均上升12.2%,农村上升7%。分商品看,鲜菜价格上升34.5%,肉禽蛋上升22%,水产品上升34.3%,鲜果上升35.9%,粮食上升10.9%,书报杂志上升32.5%,燃料上升4%。衣着、日用品、文化娱乐用品等类消费品零售价格略有上升。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