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1987年2月20日 1986年,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领导下,认真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巩固和发展各项改革成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全年社会总产值①18774亿元,比上年增长9.1%。其中工农业总产值15104亿元,增长9.3%。国民收入779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在生产稳步发展的基础上,技术改造步伐加快,市场繁荣兴旺,对外经济活跃,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科技、文教、卫生、体育事业也有新的进展。初步测算,国民生产总值②9380亿元,比上年增长7.8%。国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仍然偏大,消费需求增长过快,国家财政和外汇收支不平衡。 一、农业 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农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1986年农业总产值3947亿元,比上年增长3.5%,超过计划规定增长3%的要求。在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副业比重由上年的37%上升到37.6%。 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总产量39109万吨,比上年增产1199万吨。茶叶、蚕茧、蔬菜、瓜果增产,棉花、油料、糖料有不同程度减产,黄红麻、烤烟由于计划压缩面积减产较多。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长% 粮 食 39109 万吨 3.2 棉 花 354 万吨 -14.6 油 料 1473 万吨 -6.7 其中:油菜籽 587 万吨 4.7 甘 蔗 5028 万吨 -2.5 甜 菜 831 万吨 -6.8 黄 红 麻 143 万吨 -65.4 烤 烟 138 万吨 -33.4 蚕 茧 37.2 万吨 0.3 茶 叶 46.3 万吨 7.2 水 果 1340 万吨 15.2 林业政策进一步落实,调动了广大群众植树造林、管林护林的积极性,推动了绿化事业的开展。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加快,广大平原地区的造林和西北、华北、东北的防护林建设都有发展。 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猪牛羊肉、牛奶和禽蛋产量继续提高。大牲畜、猪年末头数继续增加,羊开始回升,扭转了连续几年下降的趋势。 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头数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长% 猪牛羊肉 1918 万吨 9.0 牛 奶 286 万吨 14.4 绵 羊 18.3 万吨 2.5 肉猪出栏数 25692 万头 7.6 大牲畜年末数 11891 万头 4.5 猪年末数 33693 万头 1.7 羊年末数 16583 万头 6.4 渔业生产发展较快。水产品产量813万吨,比上年增长15.3%。其中淡水产品产量增长20.3%,海水产品产量增长11.9%。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1986年末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281亿瓦特,比上年增长9.1%。大中型拖拉机87.1万台,增长2.2%;载重汽车49.4万辆,增长14.9%。排灌动力机械601亿瓦特,增长4.4%。化肥施用量1952万吨,增长9.9%;农村用电量578亿千瓦小时,增长13.5%。但农业后劲不足,仍是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1986年农村社会总产值③7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总产值增长22.3%,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2.9%上升到46.9%。 二、工业 工业生产转向正常发展的轨道。1986年工业总产值1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1%,超过计划规定增长8.8%的要求;扣除村办工业,增长9.2%。在工业总产值中,全民所有制工业增长6.2%,集体所有制工业增长16.7%,个体工业增长60.6%,其他经济类型工业增长34.3%。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工业内部结构有所改善。1986年轻工业总产值5324亿元,比上年增长12.7%;重工业总产值5833亿元,增长9.6%。在轻工业中,以工业产品为原料工业的增长较快,市场适销的优质名牌产品增长较快。在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的增长较快。但工业生产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的矛盾仍然突出,部分不适销的消费品积压增加。 在100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完成和超额完成计划的有糖、纱、电视机、钢、化肥、原煤、发电量、原油、水 泥、铁路货车、发电设备等90种;没有完成计划的有汽车、拖拉机、电子计算机等10种。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1986年 1986年比 1985年增长% 纱 396 万吨 12.1 布 158 亿米 7.8 呢绒 2.4 亿米 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