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五、国内商业和物资供销 国内市场活跃繁荣,多数商品供求正常。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5%;扣除零售商品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5%。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消费品零售额4374亿元,增长15.1%,其中售予居民的增长15.3%,售予社会集团的增长12.9%;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576亿元,增长14.4%。各种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比上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其中全民所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12.1%,集体所有制经济零售额增长12.7%,合营经济零售额增长15.7%,个体经济零售额增长21.7%,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增长28.9%。 各类消费品零售额全面增长。吃的商品比上年增长16.4%(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7%),穿的商品增长4%,用的商品增长20%,在家用电器销量中,高档、新型和优质名牌的品种所占比重大幅度上升。 商业体制改革进一步开展。到1986年末,小型国营商业企业中,已有四分之三改为全民所有集体经营、转为集体所有制和租赁给个人经营。城乡集市贸易点由6.1万个增加到6.6万个;全年集市贸易成交额890亿元,比上年增长26.2%。商业经济联合体迅速发展,1986年末已达5700多个,职工13.1万人,全年营业额85亿元,共获利润6.2亿元。 国营商业和供销社经济效益下降。由于流通领域各种费用价格上升,加上各种经济类型商业的竞争,国营商业和供销社销售额增长趋缓,1986年每销售百元商品开支的费用比上年上升6.5%,实现利润下降19.5%,库存中不适销商品增加。 市场物价继续上涨。1986年农副产品因议价收购部分比重扩大,收购价格指数比上年平均上升6.4%。由于下半年相继调整了部分商品价格,拉开了地区、季节、质量的差价,全年零售物价总水平比上年平均上升6%。分城乡看,城镇上升7%,农村上升5%。有些地区上升幅度更大些。分商品看,食品类价格在上年上升14.4%的基础上又上升了7.4%,其中,肉禽蛋上升10.1%,水产品上升11.7%,鲜果上升10.5%;衣着类上升3.2%,其中呢绒上升10%;日用品类上升6.1%;书报杂志类上升13.9%;燃料类上升3.9%。有些地区变相涨价,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的现象比较严重。 全年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总指数比上年上升7%,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升7.1%。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生产资料市场调节范围扩大,国家计划分配的物资所占比重下降。钢材由上年的56.9%下降为53.1%;煤炭由50.4%下降为42.3%;水泥由19.4%下降为16.2%;木材由30.7%下降为30%。物资部门销售额1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生产资料贸易中心销售额158亿元,增长47.7%。 六、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对外经济交流进一步发展。据海关统计,1986年进出口总额达7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出口总额309亿美元,增长13.1%;进口总额429亿美元,增长1.6%。 非贸易外汇收入增加。1986年全国非贸易外汇收入56.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9%;支出18.2亿美元,增长12.9%。收大于支37.9亿美元。 利用外资规模扩大。1986年全国实际利用外资达69.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6%。 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更加广泛。1986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845项,合同金额1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4%;完成营业额9.5亿美元,增长13.6%。 国际旅游业发展较快。1986年全国共接待来自17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参观、访问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有22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8%。全年旅游外汇收入15.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4%。 七、科学、教育和文化 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稳步发展,科技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显著。1986年经国家批准的发明奖26项;获得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奖励的科技成果有14246项。“七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落实2600多项专题攻关合同。技术市场初步形成,全年转让技术成果8.7万项,成交金额20.6亿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开始在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领域中实行。“星火计划”为振兴地方经济,促进乡镇企业的技术进步开始发挥重要作用。为决策和管理服务的软科学研究出现新局面,国家科委已落实软课题160项。气象部门对天气和海况作了比较及时、准确的预报,提高了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 为保护发明者权利,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自1985年4月专利法实施以来,中国专利局共授予专利权3116件。 科技队伍继续扩大。1986年全民所有制单位有自然科学技术人员825万人,比上年增加44万人。社会科学人员也有所增加。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1986年全国招收研究生4.1万人;在学研究生11万人,比上年增加2.3万人;毕业研究生1.7万人。普通高等学校招收本、专科学生57.2万人;在校学生188万人,比上年增加17.7万人;毕业生39.3万人。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迅速。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共522万人,比上年增加61万人。其中职业技术高中在校学生达到480万人,占高中在校学生总数1253万人的38.3%。中等教育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正在逐步实行。全国初中在校学生4117万人,比上年增加152万人。小学在校学生13183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由上年的95.9%提高到96.4%。学前教育和盲、聋哑、弱智教育也有较大发展。 各级成人教育持续发展。成人高等学校本、专科在校学生186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151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在校学生442万人。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1986年生产电影故事片134部,发行各种新片(长片)192部。全国共有各类电影放映单位17.2万个,艺术表演团体3204个,文化馆2992个,公共图书馆2406个,博物馆777个,档案馆3138个。全国共有广播电台278座,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605座,电视台288座,一千瓦以上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622座。全国性和省级报纸全年出版196亿份,各类杂志出版23.8亿册,图书出版52.8亿册(张)。 八、卫生和体育 卫生事业继续发展,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1986年末全国医院病床达到230万张,比上年末增长3.2%。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51万人,比上年增长2.9%。其中,医生144万人(含中、西医师74.3万人),增长1.9%;护师、护士68.1万人,增长6.9%。各种急、慢性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预防控制取得新的成效。全国已在3亿多人口的地区开展常年计划免疫接种工作。麻疹、百日咳、白喉的发病数比上年下降了40%左右,其他传染病也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