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98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22 国家统计局

机制纸及纸板        914 万吨         0.3

糖                  524 万吨        16.1

卷烟               2593 万箱         9.4

自行车             3570 万辆        10.6

缝纫机              986 万架        -0.6

表                 6445 万只        18.3

电视机             1447 万部       -13.2

其中:彩色电视机  414 万部        -4.9

录音机             1639 万部        17.7

照相机              215 万架         20.0

家用洗衣机          899 万台         1.4

家用电冰箱          224 万台        54.8

原煤               8.7 亿吨         持平

原油              1.31 亿吨         4.6

发电量             4455 亿千瓦小时   8.5

其中:水电        932 亿千瓦小时   0.9

钢                 5205 万吨        11.2

钢材               4054 万吨         9.8

木材               6288 万立方米    -0.6

水泥              16156 万吨        10.7

硫酸                751 万吨        11.0

纯碱                215 万吨         6.9

化学农药          22.3 万吨         5.7

发电设备            712 万千瓦      26.5

机床              15.9 万台        -5.1

汽车              36.9 万辆       -15.6

拖拉机             3.4 万台       -24.7

铁路机车            818 台           9.7

民用钢质船舶        154 万吨       -30.7

由于广泛推广节能新技术和加强管理,1986年工业部门节约和少用能源2000万吨,节能率达4%。但由于不少企业经营管理不善,加上外部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经济效益指标大多有所下降。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税金1193亿元,比上年下降0.2%;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延长7.3天,成本超支6.6%,亏损扩大,产品质量不够稳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提高4%。

工业企业体制改革有新的进展。据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国营工业企业中,已实行厂长负责制的占43%。小型国营工业企业中,已有8%实行了全民所有集体经营、租赁和个人承包。横向经济联合广泛兴起,到1986年末,全国已有县以上工业企业为主的横向联合组织6833个,投入资金110亿元,参加联合组织的企业共有15740家。这些企业的生产和效益大都好于全部工业的平均水平。

三、固定资产投资和建筑业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得到初步控制。1986年全国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67亿元,比上年增加424亿元,增长16.7%,低于上年增长38.7%的速度。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1938亿元,城乡集体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404亿元,城乡个人投资625亿元。在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1152亿元,比上年增加78亿元,增长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