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全年全市出游人数达590.9万人次,增长10%;国内旅游总收入35.61亿元,增长33.9%。全年入境人数3.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0.2%。其中,外国人1.71万人次,增长24%;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54万人次,增长178.2%。在入境旅游者中,过夜人数2.96万人次,增长55.3%。旅游外汇收入555.86万美元,增长53.6%。 八、金融、证券和保险 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611亿元,增长27.6%;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32亿元,增长14.9%。年末全市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比例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 全年农村信用社人民币贷款余额109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亿元。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消费贷款余额11亿元,减少3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7.96亿元。 全年金融机构共发售开放式基金2.8亿元,销售国债3.5 亿元。 潞安环能成功上市,总股本6.39 亿股,流通股1.8亿股,通过配售筹集资金16.5亿元。漳泽电力增发2.21万股,筹集资金1亿元。年末2家上市公司,市价总值170亿元。全年发行企业债券22亿元。 年末全市保险公司9家。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6.62亿元;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0.35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3.29亿元。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7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0.48亿元;财产险业务赔款0.6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有独立招生的高等院校4所,全年招收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学生7444人,在校大学生2.38万人,毕业学生5962人。各类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56万人,在校学生3.96万人,毕业学生0.92万人。全市普通高中招生2.58万人,在校学生7.55 万人,毕业学生2.15万人。全市初中学校179所,比上年减少69所,全年招生6.02万人,在校学生18.18 万人,毕业学生6.03 万人。普通小学学校2402所,比上年减少741所,全年招生4.48万人,在校学生29.02万人,毕业学生5.79 万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673人。幼儿园在园幼儿6.80 万人。全年成人技术学校培训学员2.19万人次。 全年全市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161件,比上年增长75%;授权专利70件,下降16.8%。全年全市共有9项应用技术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成果奖,比上年增长50%。全年签订技术合同54项,增长100%;成交金额6065万元,增长28%。年末全市城镇单位每万人从业人员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247人。 全市共有产品质量检验机构11家,全年对29户企业实施了产品认证,对3种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全市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2个,全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5万台件,比上年增长14.9%。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8个,文化馆14个,公共图书馆13个,博物馆14个。全市电台7座,电视台13座,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2.83%和96.56%,年末全市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9.18万户,其中接收数字信号用户5000户。 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38个(含诊所),其中医院、卫生院19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8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47个,卫生监督机构7个。年末全市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达标率61.4%,比上年提高10.9个百分点。卫生技术人员(不含诊所)8702人,其中医生3438人,护士1718人。医院和卫生院床位5286张,卫生技术人员422人。乡镇卫生院270个,床位2636张,卫生技术人员2180人。年末全市81.4%的农村有医疗点,拥有乡村医生和卫生员5550人。全市有7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覆盖率54%,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全市运动员在各类体育比赛中获得全国冠军11个,全省冠军68个,刷新全省纪录1项。全年全市共销售中国体育彩票3184万元。 十一、城市建设、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年末全市城市建成区面积4530万平方米。城市房屋建筑面积3756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2614万平方米。市区人均居住面积29.9平方米,比上年人均增加1.6平方米。年末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8%,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年末市区共有营运的公交汽车388辆,比上年增加59辆;出租汽车1800辆。市区有公园、动物园7座,总面积55公顷,比上年增加6公顷。 主城区日供水能力41.28万吨,人均日生活用水量204升。全年液化气供气总量3710吨,煤气供气总量1.05 亿立方米,天然气供应量48.28万立方米。市区集中供热率由上年的43.3 %提高到48.1%。市区污水处理率达到65%,生活垃圾年清运量23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年末全市耕地保有量519.33万亩,比上年减少1.05万亩。本年度检查验收合格造林面积24.7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沙)育林面积41.5千公顷,其中本年新封3.4千公顷。全民义务植树852万株。全市有自然保护区2个,面积42千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3%。 年末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2.65 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1200万立方米。全年总用水量4.2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 7%。其中生活用水增长7.9%,工业用水增长5.4%,农业用水与上年持平。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95立方米,比上年减少7.9%。人均日用水量126升,比上年增加7升。全年曾有7.7万人、0.7万头大牲畜因干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 全市矿区煤炭资源回采率达到61.2%,比上年提高8.6个百分点。全年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总量3779.83 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1 %。 全年全市空气质量Ⅱ级以上天数285天,比上年增加20天,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达Ⅲ类水质标准的断面比例30.5%,比上年提高17.4个百分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辛安泉水质达标率达到100%。 安全生产事故减少。全市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为0.897人,比上年下降20.4%;煤矿百万吨死亡人数为0.76人(不含潞矿),比上年下降9.4%。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88件,比上年下降22.8%,直接损失175万元,比上年减少31.7 %。全年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794起,造成351人死亡、80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325万元,均比上年大幅度下降。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25.18万人,比上年增加1.7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57万人,出生率11.02‰,下降0.13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81万人,死亡率5.58‰,下降0.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44‰,比上年降低0.01个千分点。城镇人口比重达到38.5%,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性别比(女=100)为105.1%。 农民人均纯收入3890元,比上年增长8.9%,人均增收3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0元,比上年增长11.3%。全年全市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9398元,较上年增加3177元,增长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