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4)

2009-12-31 大同市统计局

十一、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事业取得了新进展。2003年,全市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继续开展锅炉烟尘、饭店油烟、汽车尾气等专项治理工作,清理整顿排污企业,有效地遏制了污染反弹。全市的空气质量有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日报监测出的II级天气多达144天,比2002年的II级质量天气增加50天。年末,全市建成烟尘控制区总面积31.9平方公里。

十二、人口和人民生活

人口继续低速增长。据200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全年全市出生人口40509人,人口出生率为13.23‰。,比上年降低0.35个千分点;死亡人口16966人,死亡率为5.54‰。;全年净增人口23543人,自然增长率为7.69‰。。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07.3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0.9万人,比上年增长1.71%,城镇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的45.41%上升到45.85%;乡村人口166.48万人,比上年减少0.01%,乡村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由上年54.59%下降到54.15%。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770.41元,比上年增长10.08%。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0447元,比上年增长16.52%;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059.38元,比上年增长7.77%。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元,比上年增长8.3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037.90,增长3.80%。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全年城镇居民人均使用面积达到16.5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15.91平方米。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市城镇拥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30处,社区服务中心8个,各类福利院床位数696张,福利院收养人数696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7005人。全年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60.8万元,接受社会捐赠64.3万元,得到最低生活保障救济的人数达17.85万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救济费9284.4万元。全市有45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25万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全市共为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3.4亿元,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全年全市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达4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