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随着经济较快发展和职工工资收入的增加,以及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确保工资发放全部到位措施的实施,城镇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摆脱了全国排序末位状况。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391.05元,比上年增长14.1%,剔除城市居民消费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4123.01元,比上年增长4.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956.05元,比上年增长2.6%,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221.58元,增长6.3%。 城乡居住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城镇新建住宅1413.7万平方米;农村新建住宅1116万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2.27平方米。 社会保障事业迅速发展。年末全省城镇有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600个,社区服务中心33个,各类福利院床位数15602张,福利院收养人数9299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2726人。全年社会销售福利彩票51000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7850万元,接受社会捐赠829万元。有286.1万职工参加了失业保险,有284万城镇企业职工参加了养老保险,有82万离退休人员领取了养老保险金,全年全省累计为18.6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足额发放了基本生活费,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人数158.3万人。 注:1、国内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产值指标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2、本公报部分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