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2009-12-31 山西省统计局

全年全省保费收入18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9%。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21.0亿元,增长27.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9.6亿元,增长12.9%;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49.8亿元,增长31.6%。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52.5亿元,增长107.9%。其中,寿险业务给付26.2亿元,增长380.8%;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赔款及给付2.9亿元,增长7.4%;财产险业务赔款23.4亿元,增长36.8%。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省高等院校达到75所。全省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76%。全省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1.9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学生2.6万人,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培训结业的职工和农民分别为59.5万人次和113.0万人次。全年扫盲班结业1.1万人。

表14  2007年各类教育发展情况

单位:万人

指  标

招  生

在校生

毕业生

研究生

0.64

1.66

0.41

普通高等教育

16.76

48.45

13.21

中等职业教育

25.45

62.28

16.56

普通高中

26.09

77.08

23.17

初  中

57.93

187.55

60.40

普通小学

53.54

333.43

57.96

特殊教育

0.14

0.87

0.06

学前教育

36.50

62.81

27.99

全年有165个项目列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获得国家资助2.8亿元。全年共取得341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全年全省共受理各项专利申请3333件,比上年增长18.0%。全省技术市场共签订技术合同476份,成交金额8.6亿元。认定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15家。

全年全省16个省级以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科工贸总收入160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区内生产总值445.0亿元,增长20.0%;税收收入41.0亿元,增长36.6%;进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增长36.3%。

年末全省共有省、市、县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82个,国家检测中心2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站)35个,监督抽查了652家企业36类725种产品和商品。全省共有法定计量技术机构107个,全年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40万台件。全省有气象台站121个。全省有专业综合地震台站10个,省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全年小震活动275次,最大震级3.5级。全年全省编制专题地图20幅。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省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59个,文化馆119个,博物馆86个。广播电台8座,电视台10座,广播电视台107座。有线电视用户341.3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64.4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2.2%,电视人口覆盖率96.5%。全省共有公共图书馆122个,馆藏图书8114.1千册。年末全省共有档案馆131个,已开放各类档案120.4万卷(件)。全省报纸出版21.1亿份,各类杂志出版199种、5448万册,各类图书出版1945种、11759.4万册。全年生产故事影片15部,生产电视剧18部458集。《喜耕田的故事》、《夜袭》、《江北好人》、《走西口》、《傅山进京》、《山村母亲》、《飞狐》等大批优秀文艺作品涌现出来。在全国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一把酸枣》、《乔家大院》、《八路军》、《国家干部》等一批作品获奖,话剧《立秋》获特等奖,并获“文华大奖”。蒋韵的《心爱的树》、葛水平的《喊山》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电影《生死托付》获2007年度华表奖,晋剧《傅山进京》、京剧《走西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优秀剧目奖。

年末全省共有卫生机构(含诊所)10036个,其中妇幼保健院(所、站)148个。医院和卫生院床位10.4万张。卫生技术人员14.8万人。全省共有99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1831万农民参加了合作医疗,参合率87.5%。

全年我省运动员在国内重大比赛中获金牌23枚、银牌26枚、铜牌30枚。全省体育彩票销售额5.1亿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据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年末全省总人口为3392.5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8.03万人。全年全省出生人口38.2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1.31‰;死亡人口20.23万人,死亡率为5.98‰;自然增长率为5.33‰。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2.05。

表15  2007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单位:万人

指  标

年末数

比重(%)

全省总人口

其中:城镇

乡村

其中:男性

女性

其中:0-14岁

15-64岁

65岁及以上

3392.58

1493.75

1898.83

1735.34

1657.24

666.45

2477.30

248.83

100.00

44.03

55.97

51.15

48.85

19.64

73.02

7.34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565.0元,比上年增长15.3%;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8101.8元,增长13.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65.7元,增长15.2%;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82.6元,增长19.1%。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4998.9元,增长18.6%;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337.5元,增长12.0%。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2.1%,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8.5%。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21525元,增长17.6%。

图8  2003-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元                                                      %

山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9  2003-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