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 (2008年3月10日) 2007年,山西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出“四条路子”、实现“三个跨越”,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效益提高”的良好发展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民生继续得到有效改善,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迈出重要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5696.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0亿元,增长0.1%;第二产业增加值3394.7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1988.5亿元,增长10.5%。第三产业中,金融保险业增加值157.4亿元,增长9.1%;批发零售及住宿餐饮业增加值476.4亿元,增长10.8%;房地产业增加值133.4亿元,增长6.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6835元,按2007年平均汇率计算达到2213美元。 图1 2003-2007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亿元 % 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5%、59.6%和34.9%。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4.4%,提高2.1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1%。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1%。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5.3%。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3.0%。房屋销售价格上涨4.2%,其中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4.6%,二手住宅价格上涨5.6%。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1595.7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512.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5.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40万人)的112.5%。下岗再就业人数达到19.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人数5.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24%,控制在了4%的目标范围之内。 二、农 业 全年全省农作物种植面积385.1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8万公顷,增长0.7%。其中,粮食种植面积317.3万公顷,增长1.6%;油料种植面积22.0万公顷,减少2.5%;棉花种植面积10.4万公顷,减少4.7%。在粮食种植面积中,玉米种植面积131.5万公顷,增长7.3%;小麦种植面积71.2万公顷,减少2.9%。 全年粮食总产量1037.1万吨,比上年减产3.4%,为我省历史上的第5个高产年。其中,玉米670.4万吨,增产3.5%;小麦220.2万吨,减产12.9%。 表1 2007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万吨 产品名称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 食 其中:夏粮 秋粮 油 料 棉 花 甜 菜 蔬 菜 水 果 1037.1 222.3 814.8 18.0 11.5 21.1 909.4 279.3 -3.4 -13.0 -0.4 -6.4 -2.3 107.8 3.5 2.5 全年全省肉类总产量58.1万吨,比上年增长4.2%。其中,猪肉增长7.1%,牛肉增长3.6%,羊肉增长3.8%。水产品产量4.5万吨,增长4.1%。完成造林合格面积29.2万公顷,减少15.0%。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09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0%;产品销售率98.04%。 图2 2003-2007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亿元 % 表2 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单位:亿元 指 标 增加值 比上年增长% 规模以上工业 其中:轻工业 重工业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 其中:集体企业 股份制企业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 其中:私营企业 2682.0 137.3 2544.8 1423.5 146.0 1896.0 138.8 409.6 21.0 15.3 21.3 19.5 18.5 22.4 26.6 2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原煤产量比上年增长9.5% (全社会产量6.3亿吨,增长8.4%),洗煤增长17.7%,焦炭增长13.4%,生铁增长13.4%,粗钢增长28.2%,钢材增长25.1%,原铝增长41.6%,氧化铝增长19.3%,发电量增长15.1%。 表3 2007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 产品名称 单 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原 煤 洗 煤 白 酒 软饮料 液体乳 纱 布 丝 机制纸及纸板 焦 炭 其中:机焦 硫酸(折100%) 化肥(折100%) 合成洗涤剂 化学纤维 水 泥 平板玻璃 生 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