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五、国内贸易 商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市场流通规模继续扩大,消费品市场销售稳中趋旺。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8亿元,比上年增长15.1%。住宿餐饮、住房、交通通讯、娱乐文教等服务型、投资型消费热点是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55.5亿元,增长23%,县及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107.3亿元,增长11.3%。分行业看,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17.6亿元,增长22.9%,高出批发和零售业8.4个百分点。 各类商品市场持续发展。至年末,全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126个,比上年增加39个,全年成交额147亿元,比上年增加3亿元。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69.9亿元,生产资料成交额77.2亿元。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有所回落。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7300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5%,其中,出口总额63812万美元,下降了7.2%,进口总额9189万美元,增长8.7%。对外贸易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生产企业仍然是全市外贸出口的主力军。全市生产企业出口58503万美元,增长19.2%,占出口总额91.7%,增速较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二是分产品看,丝网、对乙酰氨基酚出口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达到34.3%和46.2%;毛皮服装出口幅度继续大幅下降,降幅为87.3%;三是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双增长,机电产品出口22176万美元,增长42.6%,占全市出口比重34.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2551万美元,增长42.5%,占出口比重4%。 全年新批“三资”企业合同项目37项,比上年增长23.3%;新批“三资”企业合同外资额10624万美元,实际到位金额8511万美元;外商直接投资7487万美元。从投资领域看,全年新批三资企业全部为工业企业。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年末,国省干线总里程达到107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40公里,占总里程的比重达13.0%;全年完成货物周转量35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7%;旅客周转量26.6亿人公里,下降2.2%。 邮电业务发展较快。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年末固定电话达到8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24.5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1.8%;全市互联网用户达到10.6万户,较上年增长了1%。 旅游业发展迅猛。全年接待海外旅客3835人次,较上年增长30.9%,海外旅客创汇收入88.97万美元,较上年增长了27.2%。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持续增长。全年实现财政收入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其中,增值税12.5亿元, 增长15.1 %;企业所得税增幅最大,完成2.3亿元,增长57.8%。全年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4.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基本建设支出2.4亿元,增长20.1%;农业支出2.0亿元,增长6.7%;科教文卫事业支出12.6亿元,增长7.5%。 金融服务功能不断增强。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86.1亿元,当年新增69.3亿元;贷款余额305.9亿元,当年新增24.4亿元。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1405亿元,现金支出1422亿元,收支相抵现金净投放17亿元。 保险业健康发展。至年末,全市有各类保险公司13家,比上年末增加3家。全年保费收入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3亿元,增长14.8%;人身险保费收入9.2亿元,增长21.0 %。全年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97亿元,其中,财产险1.14亿元;人身险8300万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素质教育全面深化,基础教育平稳发展。至年末,全年普通高中在校生9.6万人,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4.4万人,分别较上年增长了9.0%、5.4%,小学在校生28.6万人,普通初中在校生23.2万人,分别较上年下降了8.5%和6.6%。 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全年受理专利申请403件,比上年增长12.3%;授权专利241件,增长37.7%。全年共签订技术合同316项,技术合同成交额1338万元。共有42项成果获得科技进步奖,科技成果省级鉴定40项,市级成果鉴定41项。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事业取得新成就。年末,全市有文化馆11个,群众艺术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4个,公共图书馆11个,博物馆2个。广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均达到100%。 公共卫生设施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至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198所,其中,医院46所;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10589人,其中,执业医生5203人;全市共有卫生机构床位8228张,比上年增长4.1%。枣强、景县两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参加合作医疗农民58.5万人,其中18.95万人次得到补偿达1568万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竞技体育取得好成绩。全市投资30多万元在市区公园安装健身器材,进一步满足了市民的多元化健身需求。同时还投资20万元在10个文明生态村安装了体育器材,受到群众欢迎。承办了全国青年男子篮球联赛、全国排球联赛、河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我市运动员在多哈亚运会比赛中,获得女子铁饼冠军。 十一、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低生育水平得以巩固。根据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至年末,全市总人口424.4万人。全年出生率12.4‰,死亡率6.95‰,人口自然增长率5.45‰,比上年增0.3个千分点。 就业保持稳定。至年末,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21.1万人。全年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20.6万人次,其中劳务输出10.3万人次,就地转移10.3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8111人,登记失业率为3.28%。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据抽样调查,城市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9936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607元,增长2.1%。全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066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03元,增长11.6%。至年末,城市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2.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2.7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7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23平方米。 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继续增加。据抽样调查,至年末,平均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家用空调129台,影碟机54台,移动电话162部,家用电脑57台,热水淋浴器89台,家用汽车9辆。平均每百户农村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彩电98台,轻骑、摩托车71辆,洗衣机80台,热水淋浴器6台,移动电话48部,影碟机21台,家用空调7台,家用电脑2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