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

2009-12-31 承德市统计局

国有企业改制步伐加快,民营企业飞速发展。民营企业在全市工业经济中已逐渐占据地位。2004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民营企业206家,占60.9%,实现工业总产值117.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2%;资产达到127亿元,比上年增长56.8%,比全市平均增幅高32.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7.3%,比全市利润增幅高51.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由上年的60.2%提高到73.9%。民营企业实缴税金6.3亿元,是上年的2.2倍。民营企业有9个行业大类的利润超千万元,23户企业利润超千万元。

五、固定资产投资

各级各部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加快符合国家政策的重点项目建设,调整和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项目谋划力度,促进“百项工程”的实施,京承高速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迅速。200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50.6亿元,比上年增长39.6%。其中,城镇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13.2亿元,增长56.9%;农村非农户投资28.7亿元,增长2.9%;农村个人投资8.7亿元,增长10.9%。

投资结构继续改善。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建设与改造投资93亿元,比上年增长70.8%;房地产开发投资15.3亿元,增长2.7%。从各产业投资看,第一产业投资2.24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投资54.6亿元,增长87.9%;第三产业投资56.35亿元,增长34.0%。在第三产业投资中房地产业、交通、水利、环保及公共设施管理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投资占71.6%。

重点项目建设进展迅速。京承高速、红松风电厂二期工程、丰多线草原乡村公路建设、承钢炼钢技改、帝贤兴业造纸技改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如期建设并已部分竣工投产。京承高速复路已峻工通车,京承高速公路累计投资已达18.1亿元,完成计划投资额的68.0%。

六、国内贸易

消费品市场实现新突破。2004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96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增速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是1998年以来最快的增速,但这一增速是在上年“非典”影响下的低基数上形成的,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比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5%,县及县以下零售额增长11.3%。在各行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增长12.4%,餐饮业增长31.9%。

2004年全市有亿元市场8个,比上年增加1个,总成交额达16.1亿元,比上年增加3.64亿元,增长29.2%。

七、对外经济和旅游

各级各部门不断加快开放步伐,积极制定对外商投资项目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调动了外商来承投资的积极性,外商投资取得较快发展,利用外资突破亿元。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008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4.3%,其中:外商直接投资达到9805万美元,增长36.2%。全市新批三资企业14个,新批三资项目合同外资额13809万美元,年末实有三资企业141家,分布在工业、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全市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努力扩大出口和国外先进设备及优质原材料引进,进出口总值均保持较快增长。据海关统计,全年进出口总值达2.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2.0%,其中,进口总值1.3亿美元,增长72.2%,出口总值达1.2亿美元,增长94.4%。

旅游业创历史新高。全市在强化软硬环境建设的同时,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开拓客源市场,使来承境内外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创历史新高。全年接待境内外游人552万人次,比历史最高的2002年(以下增速均以2002年为基期)增长13.4%,其中,接待境外游人16.9万人次,增长6.7%。实现旅游总收入23.3亿元,增长15.8%,其中境外收入1680万美元,增长8.9%。

八、交通运输和邮政、通讯

交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全市积极谋划、迅速实施,以京承高速公路为重点,以县乡公路为基础,以部分公路改造升级为辅助,提高了公路通过能力。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158.55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21.5公里,其中:干线公路2136公里,县乡公路4870公里,通乡油路750公里,通村公路2465公里。专用公路154.7公里。全年公路货运周转量20.4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9.4%;公路客运周转量23.73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8.3%。

邮政、通讯业快速发展。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9069万元,比上年增长9.63%,电信业务总量13.8亿元,增长45.4%(不含联通、电信公司),本地固定电话用户61.03万户,比上年增加11.5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35.8万户,增加7.9万户。年末全市移动电话用户69.7万户,比上年增加18.0万户,增长34.9%;国际互联网用户3.4万户,比上年增加1.6万户,增长91.7%。

九、金融和保险业

各项存贷款稳定增长。2004年,全市金融形势保持稳定,存、贷款继续增加。年末全市全部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315.7亿元,比年初增加57.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217.2亿元,增加3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230.7亿元,比年初增加26.0亿元。

保险业快速发展。2004年全市各家保险公司全部保费收入8.4亿元,增长31.8%,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2.05亿元,增长56.3%,寿险保费收入5.9亿元,增长24.2%。给付赔款1.7亿元,其中:财产险给付赔款1.03亿元,增长39.4%,寿险给付赔款4072.7万元,增长33.7%。承保金额721.6亿元,其中:财产险承保金额351.04亿元,增长36.3%,人身险承保金额24.4亿元,增长66.2%,健康和意外伤害险346.2亿元,下降44.9%。

十、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加强技术创新,强化服务,科学技术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家,高新技术产品7个;组织评审市长特别奖、集体奖1项,个人奖2项,成果鉴定验收25项,其中10项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15项成果达国内先进水平;组织评审市级科学技术奖50项,其中科技进步奖48项,技术发明三等奖2项,其中推荐申报河北省科学技术奖23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8项。同时实施“工业寻求增长,农业绿色增收”两大计划,服务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加强智能化仪器仪表基地建设培育,突出抓好建设中药材GAP生产基地为重点的特色中草药种植产业。

各类教育进一步发展。2004学年,全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生20427人,毕业生6128人。高中在校生6.55万人,比上年增长10.3%;初中在校生15.6万人,下降10.7%;小学在校生25.59万人,下降2.6%。学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幼儿园在园儿童4.3万人,比上年下降10.1%。